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以《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编译的青少经典:流浪者之歌(英汉对照)》始写于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战争促使黑塞为自己提出了一条“向内之路”。同时代另一位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与黑塞互称“精神兄弟”,但是托马斯·曼倡导“要以理智和理想去改变世界的疯狂和野蛮”,其笔锋所向是德国历史和社会的“恶”,而黑塞的笔锋所向却只是“个人”,针对的是自己的“恶”。黑塞的“向内之路”是一条探索人与生命意义之路,因此,尽管他们是一对精神兄弟,话语却大不相同。当然,我们也看到,黑塞笔下染着深深东方色彩的“未来”是与托马斯·曼的“建立更美好、正直的世界”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求道者悉达多去见佛陀。站在得道者乔答摩面前,悉达多看到了语言的破绽(语言是道的破绽)——而佛陀正是用语言传道的。这个破绽让他离开了佛陀,走上自己的道路。也不仅仅是由于他看到了这个破绽,另一个原因是他看到了佛陀的身体。佛陀的身体立在悉达多面前,这让悉达多,这...
评分这本书中,黑塞从西方人的视角诠释源自东方的“佛”和“禅”,去其枝节,取其根本,他对“禅”理解浸透了西方理性主义,这种东西合璧的思维方式影响深远,《黑客帝国》编剧沃卓斯基就深受其影响,他说“比大多数德国学者更了解黑塞”,《黑客帝国》的理论基础其实是佛教,以西...
评分不算评论,只是想谈一个简单的问题。 因为这种情况在我读杨玉功翻译的《悉达多》的时候也发生过。最初总是在“悉达多就是佛教的创始人”这个语境中,直到悉达多去拜访佛陀,也就是乔达摩的时候,我开始困惑不已。 在这个方面,不能不说译者杨玉功应该负主要责任。他的那篇颇...
评分 评分不许结伴而行,务必独自游历教化。以个体的自我面对向他一人展开的世界,体验、亲证、自律、实践。一个人,在路上。汝当自依。 佛陀的一生中,有过几次让后人颇费心思的转折: 为什么要抛弃他现成给定的富足生活与王位继承权而出家过流浪者的生活? 为什...
虽然英文版的也是译过来的,但还是比中文版的感觉准确很多
评分你锁你是不是流浪者之歌~是不是~骗谁呐~!!!
评分原来就是《悉达多》……
评分所谓的佛,不是神,是觉醒之人。
评分原来就是《悉达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