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的灵魂更加自由——《行走的耳朵》,写周云蓬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是酣畅淋漓的文字。
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 ,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 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 有点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极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
编辑推荐:
“蓝色清真寺,不用偏要进去,我只把这名字细细地咀嚼,满口的橄榄味,满脑子的天空高远,各种蓝层叠向上。”
“如此这般,如我一个旧人,耳朵里的纽约,一点不摩登,走了一个多月,把这个国际大都市走旧了。”
“博尔赫斯的《圆形废墟》《交叉小径的花园》《巴别图书馆》和《阿莱夫》,也是吴哥窟的照片,尽管他可能没来过。”
从绍兴、大理,从祁连、西藏,到纽约、吴哥窟、伊斯坦布尔……周云蓬说:“一个人跟一个城市是有命定的缘分的,你生在哪儿死在哪儿,在哪儿恋爱,在哪儿安度晚年,行止处冥冥中自有天定。” 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一路行走,一路歌唱。
如老周的某一段旅程,让我们也“就只携带死海的石子,教堂晨起的钟声,黄昏天上的乌鸦,还有那些石头的温度触感,走去下一个城市”。
周云蓬,诗人、作家、歌手,被称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民谣音乐代表”。发行有音乐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中国孩子》《清炒苦瓜》《牛羊下山》《四月旧州》等,出版有诗文集《春天责备》、杂文集《绿皮火车》等。凭借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人民文学奖“年度诗歌奖”。
初三下的时候因为在创新班逃避了中考的缘故,我有了类似gap year一样半年的闲暇时光,不用被中考或者遥遥无期的高考所困扰,每天有大量自习和打球的时光,周末也作业也少得惊人因此回家就可以频繁地看电影或是胡乱地听歌。 也正是那段近乎与之前之后生活隔绝到真空的时光里我开...
评分前言 周云蓬,九岁失明,1991年上大学,1995年开始云游四方。发行了音乐专辑,出版了诗文集,还拿过些音乐或者文学类奖项。我觉得对他的介绍这些足矣,他在尾页说希望以后的日子,朋友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空旷,现实感越来越弱。他要积攒力量,但不轻易使用,最后用它来粉碎自...
评分初三下的时候因为在创新班逃避了中考的缘故,我有了类似gap year一样半年的闲暇时光,不用被中考或者遥遥无期的高考所困扰,每天有大量自习和打球的时光,周末也作业也少得惊人因此回家就可以频繁地看电影或是胡乱地听歌。 也正是那段近乎与之前之后生活隔绝到真空的时光里我开...
评分再次感谢豆瓣赠书! 作为一本盲人写的书 书本上的盲文很独特 也算是赠书的一种惊喜 作者别开生面的视角 虽然是零散的小故事 但是不得不说都是作者真实的感受 虽然看不到世界的颜色 但能感受到世界的缤纷 而努力活着 也是每一个生命的意义 我们往往对盲人有不少的偏见和误解 而...
评分喜欢看周云蓬的书 因为总有 诗 歌 的好奇心 谜团 未知的喜悦。再听万晓利的墓床确实能听到顾城 小河的音乐肖像计划真的很有意思 遇见不曾听过的陈永淘 一张专辑《阿陶和孩子一起下课啦》有音乐原初的简单快乐。当然饱读诗书的周大师还会在阅读这件事上引领你 博尔赫斯 帕慕克 ...
比期待的还要好看一些。对老周的文字和声音已经很熟悉,但还是经常会被他笔下蹦出来的极自然的修辞惊艳到,“波光粼粼的声音”这种措辞,大概也只能属于以另一种方式来感知世界之人,感叹。老周终究是行者,远远地经过也只零碎唱些故事而已。 (但是,摄影作品感觉可以用更好一点的纸啊,折痕过于明显,仿佛将故事拦腰截断了。)
评分周云蓬的杂文与他的歌曲一样,不腻味,没有没完没了的抒情,几分自己的见解几分自己的“见”闻,写得流畅生动,反而因为内心的感受所以表达起来更切实际,一直以来都觉得周云蓬有自己“不善言辞”的幽默感,有点儿冷幽默的意味,但那是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幽默方式表达方式,他在文字和音乐里都找到了自己的话语权,所以他的歌声才能动人。
评分普通的游记散文,特别的一点就是盲人的视角。新出版的书这一类的越来越多,也许是比较好写吧,只需游玩一圈并记下路上的人与事,稍加评注,一本书就出来了。 当代的书少看。
评分歌唱的色彩
评分没了宛若战旗的长发,老周平和了,平和中带点人间烟火气,养了一只导盲犬熊熊,像无数个中年大叔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