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编著的《随想录:合订精装本》包括《随想录》《病中集》《真话集》《探索集》《无题集》五集。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等,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读者们称为“时代的良心”,曾荣获但丁文学奖等多种国际奖项。
1927年初,巴金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笔名“巴金”。1928年,他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此后,创作了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杂记》《忆》《短简》等散文集。新中国成立后,巴金笔耕不辍。1962年出版的《巴金文集》(14卷)收入了其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进入耄耋之年,巴金先生还写出了《随想录》等富于哲理的巨著。
在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巴金共有一千万字的著作和数百万字的译著。其著作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海内外广为流传。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我想说说巴金。 我所看的他的第一本书是著名的《家》。这是一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它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如同生活一般,仿佛就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它让我明白能够感动人的东西只有真实的生活。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是青壮年时期的巴金,是一个恨不得马上改变旧社会的革...
评分也是《随想录》 1.坦诚以待 说到巴金,当然不能说不喜欢,但是在新文学的重要作家里,我不会把他排到前几名。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品味和喜好,比如当我读到郁达夫的小说,也会深深喜爱,读到凌淑华,也会着迷。自然也有看到陈丹青和韩寒在对话中批评巴金等人没有什么文学素...
评分这本书其实是巴金先生在文革后的几册随笔,散文的综合的集子;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巴金全集》的第十六卷,收录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 我读完了《随想录》,《探索集》读了一半。 最初接触随想录,是读中学的时候,现在回忆起...
评分 评分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他的《随想录》中,有人看到的是他金子般的品质,我则看到了他一颗爱人的心。他的作品中自然少不了爱情,可他的生活中永远只有一个女人——萧珊,有着一双美丽大眼睛的萧珊!无论她是生是死,巴金的身边就永远只给她留着一个位置...
一个“笔重千斤”,一日只能勉力写二三百字的老人,需要多少经历与苦痛才有这么多不得不说之语。厚厚一本合订本,断断续续用了一周多读完,是有很多看似重复细碎的话,但那种情绪的真挚和深厚着实感人。巴老反反复复说他的很多心愿,其中有要建一座文革博物馆,为了前人,为了后人。但今天,这样的心愿似乎更加难以实现了,我们这些后人主动或被动的不知情也不再记住。因为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的原因,在同龄人中对这一段历史或许算是了解较多的,面对今日的很多情形,更感要有一座这样的实在或心理“博物馆”之必要,可人,总会忘记不想记住的事,也总有人不想让你记住,历史,或许真的无法避免的需要一遍遍重演。
评分读后有种跟活着相通的热流在心头流过的感觉。巴金的灵魂,心灵清晰可见,甚至可触,见到之人就是得到了帮助。
评分十年浩劫 风烛残年的老人 仍有着莫大的勇气与热忱 朴素的语言 热烈的感情 自愧弗如
评分一个“笔重千斤”,一日只能勉力写二三百字的老人,需要多少经历与苦痛才有这么多不得不说之语。厚厚一本合订本,断断续续用了一周多读完,是有很多看似重复细碎的话,但那种情绪的真挚和深厚着实感人。巴老反反复复说他的很多心愿,其中有要建一座文革博物馆,为了前人,为了后人。但今天,这样的心愿似乎更加难以实现了,我们这些后人主动或被动的不知情也不再记住。因为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的原因,在同龄人中对这一段历史或许算是了解较多的,面对今日的很多情形,更感要有一座这样的实在或心理“博物馆”之必要,可人,总会忘记不想记住的事,也总有人不想让你记住,历史,或许真的无法避免的需要一遍遍重演。
评分怎么看巴金先生的这本书?用鲁迅的话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文章主体是对Culture Revolution的回顾和反思,既有对友人的歉疚,对个性软弱、只顾保全自己的忏悔,又有对自己没有坚守底线、放弃独立思考的责问和对运动期间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反省。巴金不是一个一贯正确的人物,他在政治运动中暴露过缺点,做过错事,但他对封建家长制的批判更应该被铭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