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前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与此同时,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
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1945年2月,作者在东普鲁士的前线被捕,因为他同一个老朋友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次年恢复名誉,后定居梁赞市,任中学数学教员。
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索尔仁尼琴的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这部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1963年,作者加入苏联作协。这以后,他又写了好些作品,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除了《马特辽娜的家》等四个短篇外,其余均未能在苏联境内发表。1965年3月,《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受到公开批判。
1967年5月,第四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前夕,索尔仁尼琴给大会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遭到当局指责。1968年,长篇小说《癌病房》和《第一圈》在西欧发表。1969年11月,作家被苏联作协开除会籍。
1970年,“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迫于形势,索尔仁尼琴没有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1971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小说《1914年8月》。1973年12月,巴黎出版了他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披露了从1918年到1956年间苏联监狱与劳改营的内幕。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把他驱逐出境。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随后他移居美国。
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消作协书记处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同时委托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作家们向最高苏维埃提出撤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74年2月12日的命令。根据苏联作协的决定,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开始在苏联国内陆续出版。
这部短篇小说集,类似于中国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但是更加直白,更加坦率,而没有替当权者遮掩。 赫鲁晓夫能够发表这种小说,真是极大的失策啊,难怪苏联完蛋的这么早。 全书没有任何指责当权者的言语,只是用广大百姓悲惨的生活白描统治阶级的残酷,这种控诉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评分 评分"对苦难的忍受也表现为一种尊严,面对不公正的命运,活下来就构成了一种抗议,一个胜利" "无论是身处劳改营的舒霍夫,还是意在揭露劳改营残酷的作者,都没有发出悲愤的怒诉和哀伤的哭泣,他们的态度似乎是从容的、坚韧的、甚至庄严的" 我总是认为撕心裂肺的苦楚,不论表面上是...
评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索尔仁尼琴 半自传体的小说,再现了劳改营的生活,为我们勾画了斯大林统治时期的社会。舒霍夫在结尾的回顾一天的生活时,感慨挺过来了极具讽 刺意味,对于劳改营中的被判刑的人来说,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甚至可以理解为整个苏联都是在这种呆...
评分这部短篇小说集,类似于中国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但是更加直白,更加坦率,而没有替当权者遮掩。 赫鲁晓夫能够发表这种小说,真是极大的失策啊,难怪苏联完蛋的这么早。 全书没有任何指责当权者的言语,只是用广大百姓悲惨的生活白描统治阶级的残酷,这种控诉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之前点错个版本,我看的是这个最老的版本。平凡的一天,已然是幸福。最喜欢的莫过于结尾处的计算,“这样的日子他从头到尾应该过三千六百五十三天。因为有三个闰年,所以还得另外三天……”多一天,哪怕一天,都是莫大的折磨。于是想起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的讲话(比起中国,我们的邻居已然幸福得多):随着时间的消逝,我们会死去,我们都有一死,然而只要我们还在工作,我们就能够而且应该查明许多事情,并且把真相告诉党和人民…必须这样做是为了使这类现象永远不再重演。
评分一开始不喜欢他絮絮叨叨地讲营里的事,后来觉得他每一句絮絮叨叨都有他的深意
评分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评分第一本索尔仁尼琴,从最薄的入手。很多人诟病索尔仁尼琴“写作手艺”不高,其获诺奖也是因其政治因素。读完这本书的感觉是,索尔仁尼琴用最朴实的笔记录了苏联劳改营真实的“秘密”,这种文字除了带给我们震惊之外,还透露出了“人造原始封闭状态”下的人性,很能让人反思政治环境下的人(正史的记录无论多么真实,总会少掉几分人性探索),虽然不能说这就是一流的“文学艺术”,却是一流的记忆与写作。“舒霍夫默默无言地望着天花板。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要自由了。”
评分如此稀松平常一天记述中却能读出如此大的苦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