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公平?公平就是没有偏见。
★一桩疑似少妇杀夫的谋杀案,经由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舆论漩涡之中,如何寻求真相?
★社会派推理宗师松本清张经久不衰的人性警示录。
★一个普通人如何因为主观臆断及个人利益沦为犯罪者。
★当你闭上眼睛为正义挥舞屠刀时,就是恶的帮凶。
==================
一个雨夜,一对新婚夫妇驾驶着失控的轿车冲进了大海,丈夫溺亡,妻子球磨子死里逃生。此事迅速被媒体引爆,人们怀疑球磨子为了获取高额的人身保险而谋杀丈夫。据悉这个女人十分貌美,性情凶恶,曾涉嫌欺诈、恐吓、故意伤害,前科累累。真相似乎确凿无疑,球磨子却坚称自己无罪。
于是,舆论与司法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松本清张(1909-1992)
1950年发表处女作《西乡纸币》,成为当年直木奖候补作品,一鸣惊人。1953年以《某<小仓日记>传》摘下芥川奖桂冠,从此跃登文坛,开启了专业作家的生涯。1957年2月起于月刊上连载《点与线》,引起巨大反响,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先河。松本清张创作力旺盛,著作等身,作品涵盖小说、评传、纪实文学等方面,堪称昭和时代*后一位文学巨擘,亦是后辈作家景仰的一代宗师。
陆求实,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荣获翻译大奖,翻译作品有《人间失格》《欲情课》《男人这东西》《女人这东西》《阴翳礼赞》《流冰之恋》等。
准确的说,这本书里包含了迥异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我们所熟悉的“恶女”故事,再加上近期米仓凉子和黑木华的新版电影(SP?)的加持,熟悉度倍加。因此,简单的评论剧情怎么样对这个故事而言是冗余的。但是熟悉不等于这个故事不再有阅读的价值,更不如说《疑点》这个故事...
评分《疑点》讲了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少妇杀夫骗保案,一个小学校长伪钞案,不同的故事有着相同的点,两个故事的主角,也就是明确的嫌疑人实际都是被冤枉的。故事不复杂,但故事里的人很复杂,人心如老猿,善恶一念间,当我们闭上眼睛为他人的所谓正义挥舞屠刀时,也就没有了正义...
评分今年的4月1号日本正式改元,由原来的“平成”改元为“令和”,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以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让我想到了“平成”之前的“昭和”时代。提到昭和时代,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松本清张这位宗师级人物。 松本清张生于1909年,死于1992年,正好经历了整整一个昭和时代...
评分先说一下书的装帧,磨铁真是深得我心,白皮黑腰衬得颇为明显,小开本,书体较软,单手拿着正好,特别适合我这样喜欢躺着看书的,困的时候砸下来也不疼。说笑了,就像书腰推荐语一样——“人性警示录”,黑白配色,简单明快,又显得严肃。 这本书是由两个中篇构成,先说第一个—...
我接触到的几乎所有松本清张的作品,推荐语都有过誉的嫌疑:立意不差,刚开个头便煞了尾;参与势力目的明显,解决问题方式简单粗暴;核心人物扁平,说是“社会派”很少触及内心。我思索着这种宣传与感受的落差,一是回头看的居高临下,与东野圭吾等人的成熟对比,松本清张还处于尝试与开山的初级阶段,浅绘草图,架构停在线条。二是突破较少,银座风尘女、司法辩护人、新闻记者三类成行,量贩产出,新奇感欠奉。是否有必要去回顾曾经引发轰动,放在21世纪坐标系下相对稚嫩乏味的虚构作品,我犹疑不决,每逢旧作再版,忍不住翻开试读。也许是受“开卷有益”的训诫驱使,想知道品质的饱满度,还是要亲自尝一尝吧,毕竟也注定无害,最多就是失落而已。
评分总是读着不过瘾!
评分疑点不错
评分赞赞赞。作为作者的特色,本书依旧有非常具体的旅游路线。看过他30多本书的我已经差不多抓出套路,猜到结果了,但是还是看的津津有味啊。剧情一波三折。最重要是,书里反应的社会问题,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很值得回味。 作者写过太多酒店女,记者和律师,但千奇百态,每一个的性格都不一样。另外,我特别很喜欢他的虎头蛇尾风格,这个风格跟他喜欢的森鸥外很像。其实既然事情都交代清楚了,还写的丰富的结尾干嘛呢。看完这个,我有点想写个续篇。但我文笔太差了。 第一篇是典型是证据推理,第二篇是作者典型的考古系作品。都是根据已经发生的记载推理,没有现场取证。两篇一古一今,一男一女,主嫌不一样的性格但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影响了大众对他们的评判……
评分第二个制钞知识科普故事是我目前读到的最不好读的松本清张,虽然也有点佩服作者;而第一个故事和死之枝短篇的质量差不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