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曾用筆名高淩、剋羅采和春天。青年學者,擁有五隻貓和一個公眾號“青年維也納”(young Vienna)。近年在《經濟觀察報》、《南風窗》、《國傢人文曆史》、《看世界》、“澎湃新聞”、“網易曆史”、“大象公會”等媒體發錶論文、隨筆、書評數十篇,獲頒2017年《經濟觀察報》年度緻敬書評人奬。
本書多角度地展示瞭十九世紀後期歐洲的社會畫捲,追憶瞭一戰前老歐洲最後的和平與繁榮,通過對伏爾泰、腓特烈二世、拿破侖三世、俾斯麥、威廉二世、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弗洛伊德、普魯斯特等人物性格、命運、事業的細緻梳理和精到分析,作者對這一時段的曆史進行瞭極富新意的解讀,一個個被湮沒的曆史細節被呈現齣來。書中,哈布斯堡大君主國超越民族與人性狹隘的高貴理想,維也納優雅懶散的風氣,上流社會耽於享樂而絕望的情緒;普魯士帝國崛起於鐵與血卻成為遺響的黯然命運;羅曼諾夫王朝搖擺於東西方之間的彷徨;以及諸多政治人物在十九世紀的最後謝幕,距離今天的我們雖然遙遠,卻猶如天鵝絕響,具有激蕩心靈的衝擊力。閱讀本書,我們未必能得到關於人生與世界的具體答案與知識,卻仿佛經曆瞭一次異常充實的古典之旅,體會當今社會早已消逝的理想與文明。
时间碎片化的今天, 哪来得空闲看书。 你、我、他 满脑袋的知识焦虑, 于是 一本本“砖头”被搬回家。 哈布斯堡、德意志、罗曼诺夫, 多么高大上伟光正, 可惜 你与它们不只隔了几百年, 还有整个欧亚大陆。 还好 有替人读书的高林, 闲谈似的讲述间, 伏尔泰、俾斯麦、弗兰茨...
評分看完这本书后,我有着深深的疑惑,后来看了序,我领悟了。该书序中言道”起初,本书的文字整理工作,并没有既定的头绪,只是按照高林先生在过去写作中已有的、较为完整的篇目进行整理......还将一部分内容发在公众号上......."所以,我懂了为什么该书的风格是这样。 本书主要的...
評分阅读本书的时候,我有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作者本人也来自十九世纪的欧洲,多处的行文、语气让我想起了茨威格。在那个年代,写成历史书本的语言似乎可以是更华丽一些的。 让这本书“过时”的第二个理由是它所描写的对象:十九世纪。这个世纪有时被人称做“美好年代”,...
評分之前趁着618买的,在买了不看罪大恶极的原则驱使下,过了半年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看完之后,我对着封底的上架建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如果是一个想了解18~19世纪的欧洲历史的读者,在欧洲史的分类区里看到这本装帧精美、宣传词高级的书,十有八九会将它加进购物车。再之后...
評分买之前被这炫酷高贵的封面和悦耳动听的名字吸引了,再一瞅简介,这就是我想要的装13之书啊! 看完几章是真的失望,这个豆瓣评分有点偏高了,有一种他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的感觉。你要是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来的,那抱歉了,这里面他说的大部分的历史事件你可能还得看底下的注释...
衝著書籍設計就可以買一本收藏,內容有很多乾貨。
评分希望能賣十萬冊以上
评分舊時的美好時代的一麵;不過易逝啊。第一次見中國人寫齣這種歐洲懷舊式的書呢。
评分衝著書籍設計就可以買一本收藏,內容有很多乾貨。
评分初看下來感覺很好。這並不是一本曆史學著作,但確實是一部十九世紀的曆史畫捲。作者寫的是十九世紀,文風也很像十九世紀的歐洲知識分子,多處的寫法、風格讓我想起瞭茨威格。個人覺得,講拿破侖三世和俾斯麥的幾篇文章比較齣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