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为?

教育何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里德里希•尼采 (1844-1900)

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爱与孤独》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琥珀工作室
作者:尼采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01
译者:周国平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3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0219171
丛书系列:周国平译尼采系列
图书标签:
  • 尼采 
  • 教育 
  • 好书,值得一读 
  • 文学 
  • 外国文学 
  • 很喜欢!希望有机会拜读! 
  • 科普 
  • 小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教育何为?》原名《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的一部早期著作,写于1872年,生前未出版。

这是尼采唯一一部谈教育的专著。哲学家、诗人尼采以故事手法,讲述了两个年轻的另类大学生,一个年老的哲学家和他的弟子——一位年轻教师,于一个美丽的黄昏,在莱茵河畔一处林中空地相遇的故事。

双方由误会、冲突而至于相互理解和畅谈,谈话的内容围绕着教育,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哲学家的立场对德国教育现状进行了批判。尼采对当时初露端倪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的批判,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启人深思。

编辑推荐

★ 尼采唯一一部谈教育的专著——怎样的土壤,才能生长出深刻而高贵的教育?

尼采青年时期代表作,饱含尼采作为一名德国教育亲历者的新鲜感受,也贯穿一位哲学家的深度思考。为了生存,人必须学习,但任何只把谋生方式树为前景的教育,绝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

★ 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导读,带你读懂原著。

著名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是国内研究尼采的权威学者,译文准确、优美、流畅,再现尼采的诗意和激情。本书尚无其他汉译本。近2万字的长篇导读,详解主要观点、时代背景和尼采心路,带领读者走近尼采,了解原著背后的故事。

★ 尼采150年前的教育观点,成为全球现代教育的超级预言,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尼采批判了当时德国教育的两种倾向,一是扩大教育外延,大学和文科中学大规模扩招,模糊了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沦为谋生的手段。另一是缩小教育内涵,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在尼采发出呼唤之后,不但德国,而且全世界的教育都在功利化的路上走得更远了。就此而论,尼采既是一位预言家,又是一位堂吉诃德。

★ 四个师生河畔相遇、激辩的故事,令人一睹哲学家、诗人尼采的才华与激情。

不同于尼采其他著作,本书有特定的情景设计,营造一种讲故事的气氛,人物对话精彩犀利,酣畅淋漓。每个人物其实都是尼采自己的替身,表达他以前当学生、现在当教师的相应感受,以及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于教育的思考。

★一本为特别的“你”而写的书,尼采用它来寻找散落在各处的超越于时代骚动的人。

我所期待的读者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他必须静下心来,而非匆忙地阅读;他不可总把他自己和他所受的“教育”带入阅读;他不可期望结束时得到一些类似于结论的标准答案。在这本书中,我恰恰绝不会让爱好标准答案的人感到满意。——尼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很高兴做了一本好书,一本值得宣扬的书。做了好久的编辑,终于在这本书上找到了感觉。书的内容简介里都有,不再赘述,只有一点疑问:尼采所批判的他所生活的那个教育堕落、人文精神丧失的时代,不正就是德国近代国家崛起、产业勃兴、科技飞跃的时代?两者之间有何关联?两者之...

评分

倘若想感受尼采的天才或许不需要读太多他的书,就本书的结构与内容而言就已经是独特、新颖且尖锐的了。这本书是尼采未能完成的著作,它是尼采关于德国教育现状所做的五次公开演讲的集合。尽管是演讲,却是不同的。演讲的内容中有恰似故事的情节设计,从另类大学生、青年教师与...  

评分

看着尼采嘲讽德国文科中学,我很自然的将这种观点带入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尼采认为有两种思潮在主导着教育界现状(至少是他那个时代):第一种是尽量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冲动,第二种是缩小和削弱教育本身内涵的冲动。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只有通过...  

评分

他宣布:这本书是为“安静的读者”写的,也就是为那少数人,他们“尚未被卷进我们这个飞速转动的时代的令人眩晕的匆忙之中,尚未被它的轮子碾碎并因此感到一种为偶像献身的满足”。 在后来的著作中,尼采也有不少涉及教育的言论,但这部青年之作是他唯一的一部谈教育的专著,有...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尼采深刻的预见到了今天的失去“育人”意义的教育现状…… 文科的衰颓

评分

要搞清楚教育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教育的目的,为了谁。其次很重要的是尼采说的提供培育土壤,然后才是体系、导师、方法、榜样、同伴。不是一种精神的倡导或者扬弃,而更多的是适合,是选择吧。 只能认同部分尼采的观点。不过每次看哲学家写的书就头皮发麻……

评分

没怎么看懂

评分

第三讲开始跟不上了orz

评分

100多年前的文章可能在当时会比较有效,但现在看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遗憾的是这100多年前提出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看到任何解决的希望。虽然也反对功利化的教育,但不太认同尼采对教育服务于少数人的提倡,隐隐觉得精英教育和这种净化思想会带来另一种工具化。周国平前面长达40多页的总结挺无聊的,不如放在书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