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字的人

不识字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1935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奇克万德(Csikvánd)。1956年因匈牙利发生暴动,随夫婿避难至瑞士,后于纳沙泰尔市(Neuchâtel)定居,直至2011年7月27日去世,享年75岁。

饱经战火与思乡之苦的流亡生涯,孕育出雅歌塔作品中冷酷逼真、发人深省的特质。自1978年以来,她用法语写作了23部作品。1986年其首部小说《恶童日记》在法国出版随即震惊文坛,获得由法语作家协会颁发的欧洲图书奖。续集《二人证据》与《第三谎言》于1988年、1991年相继出版,成为著名的“恶童三部曲”,这也确立了她在文坛的地位。《第三谎言》于1992年获得法国国内广播电台图书奖。

“恶童三部曲”至今已被翻译成了35种语言。历年得奖记录包括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奖(2011)、瑞士席勒文学奖(2005)、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2008)。2011年,她还获得了代表匈牙利文学艺术领域最高荣誉的科苏特奖。

雅歌塔的作品充满了独创性、讽刺性与人性,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当代作家。有评论认为雅歌塔的作品拥有托马斯•伯恩哈德的阳刚之气,以及杜拉斯的简洁文风,也有评论提出她作品中的荒诞性可比于贝克特与尤内斯库。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匈]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222
译者:张荪婧
出版时间:2019-4
价格:52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5740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 小说 
  • 匈牙利文学 
  • 文学 
  • 外国文学 
  • 匈牙利 
  • 长篇小说 
  • 当代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恶童日记》作者雅歌塔流亡记忆的隐秘回响,冷峻精简的语言质感,道尽暗涌的记忆与真实的人生痛感

☆28个虚构故事×1部自传体小说。虚构故事让不堪承受、不能说出的情感得以安放;真实人生的碎片是比故事更残酷的现实,是一切谜题的答案

☆“沉闷的工作、沉默的夜晚、被冻结的生活,我不得不把它们都写下来。”

☆雅歌塔的小说语言非常冷峻,好像尽量没有什么形容词,没有太多华丽的修饰辞藻,尽量都是名词、动词。但是就算只是这么简单,甚至荒唐的一种语言,都让人读得毛骨悚然,完全能够抓住人。——梁文道

-----------------

书稿为四本小书的合集,体例与内容各有特色,共同呈现出现实与梦境交织的迷幻风格。和“恶童三部曲”一样萦绕着残酷与幻灭的黑色氛围,但这四部作品的笔触更轻盈多变也更贴近作者本人的声音。

《噩梦》由25个既像梦境又像现实的故事片段构成。部分写真实生活中的荒谬无奈,部分充满了迷幻的超现实感。日常生活在雅歌塔的笔下犹如“一种巨大荒谬的呓语所组成的牢房”。写实者如《信箱》,一个孤儿每天查看两次信箱,二十年来一直期待有一天能收到父母的来信,终于有一天他真的收到了父亲的信,而这封信却让他只想逃到一个父亲找不到他的地方。超现实者如《一辆开往北方的列车》,一个男人一直在废弃的车站等待一辆北上开往家乡的列车,他毒死了不愿让他离开的爱犬并为其雕了石像,最后一次拥抱那只狗的雕像时,男人也变成了“雕像”,永远不再离开。

《昨日》是一部虚实交织的短篇小说。身世坎坷主人公桑多尔在钟表厂里日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生活了无希望。直到一天意外与童年旧友琳娜重逢,他疯狂追求琳娜却毁了琳娜和自己的生活。

《你在哪儿,马蒂亚斯》由一个短篇小说和一部剧本组成,小说部分是一个梦境与现实交融在一起的迷幻故事;剧本部分是一个跨度十年的爱情故事。其中与《昨日》相同的人名和相似的情节使其仿佛是《昨日》的延续或另一种可能。

《不识字的人》是雅歌塔自传性质的小说。11个章节,写了人生中的11个片段。从匈牙利的童年记忆、寄宿学校的生活到瑞士的流亡生涯,刻画出她如何一步步从一个匈牙利乡村女孩成为国际知名的作家。

------------------

《不识字的人》

雅歌塔的故事关乎身份与归属,更关乎某种热切的渴望。——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雅歌塔的流亡经历没有阻碍她创作出有强大张力的作品,读者无法忽视她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昨日》

克里斯多夫的世界里,有一种暴力带来的黑暗和恐怖,同时还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绝望之中的惊喜。——西班牙《先锋报》La Vanguardia

《噩梦》

C'est égal(《噩梦》)再次展现了雅歌塔高超的写作技巧。这些故事如同夏季的木头般干燥简洁,又透露着一种阴郁的悲伤。残酷、诚挚、美好,在这里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呈现。——法国《星期日报》Le Journal du Dimanche

这些词汇和句子被打磨得坚硬、冷酷,而又真实。——德国《世界报》Die Welt

在雅歌塔建造起的荒凉景观中,即使是那种最苍白的安慰也从我们身上被夺走了。——《泰晤士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雅歌塔简洁而克制的语言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她的文学作品与她真实的经历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她描写战争里的残忍,又对当下有什么样的意义?9月7日,在文化客厅的第十六场活动里,余泽民和鲁敏与大家聊了聊雅歌塔的作品和人生。 撰文 | 徐悦东 雅歌塔的语言为何是无法模仿的?她的...  

评分

张晨 1956年11月末的一个深夜,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和丈夫跟随一群流亡者一起穿过了匈牙利与奥地利的边境,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重返祖国,也不知道流落异国的未来会过着怎样的生活,但她却坚信无论在哪儿,无论用哪种语言,她都将实现自己的作家梦。这个奇妙的信念也确实...  

评分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1935年10月30日-2011年7月27日),匈牙利女作家,1956年因匈牙利反俄暴动随前夫避难至瑞士,后在瑞士纳沙泰尔市定居。十四岁起,雅歌塔就开始以匈牙利语写诗,在瑞士避难初期,她依然使用匈牙利语写诗,并发表于法国印行的匈牙利文学评...  

评分

评分

村上春树29岁那年在看棒球比赛时突然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法。他利用看小酒吧的闲暇开始用日语写作,可成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转而尝试用不太熟练的英文写作再将英文译回日文,而这样的语感恰好就是他想要的。直到许多年后,村上读到了雅歌塔·克里斯多夫,他倍感亲切,发现这位用...  

用户评价

评分

十年前读恶童三部曲的感觉都回来了(有意思的是去看了当时的读书标记,发现大部分友邻都是9或10年前读的,我自己感觉那时候的豆瓣还挺学习型的哈),如果说在简单粗暴有力量这件事情上,通常会比喻“外科大夫的精准”,我们工人阶级大婶儿是拿着电锯把你肢解掉。最后一部分的对自己阅读写作之路的追溯,让我确实感受到某种“光”。

评分

比较懵,搞不清楚故事里面为什么还要插着短文。但是依旧能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只是不像恶童日记那样炼狱,有点像被锁在了一间没有顶的房子。

评分

一如既往雅歌塔,这次不是恶童,而是她自己。

评分

恶童日记带给我的震动通过时间导体直至今日难忘。但是这本却乏善可陈到令人失望,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总之…

评分

陷于童年,难民的那段日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