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偶虹(1908—1994),北京人,自幼酷爱京剧,习净行,后致力于京剧研究并创作剧本。1936年,受聘为中华戏校教师;1939年,为程砚秋编写《锁麟囊》,成为程派巅峰之作。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京剧院专业编剧和顾问,其编写的《野猪林》《将相和》《红灯记》等,已经成为流传广泛的经典剧目。亦是戏曲脸谱的研究、收藏和绘制大家。20世纪80年代后,相继出版《翁偶虹戏曲论文集》《翁偶虹编剧生涯》《翁偶虹剧作选》《翁偶虹看戏六十年》《梨园鸿雪录》《名伶歌影录》《菊圃掇英录》《钩奇探古话脸谱》《翁偶虹秘藏脸谱》《北京话旧》等专著。
梨园大家翁偶虹先生笔下的老北京吃喝玩乐
内容简介
本书以翁偶虹先生亲自选定并编排的《北京忆旧》为基础,由弟子张景山适当增补删减,并为每一篇文章精心配图,更加方便阅读,也直观传递老北京之美,从而使本书成为一本图文相生的旧京文化撷萃之读物。本书以一位梨园人的视角详细描述了老北京的吃喝玩乐,既有艺术性的,如烟画、烟壶、烧砖艺术等,也有生活性的,如逛庙会、养鸟、种花、货声等。
翁偶虹先生,北京人。自幼酷爱京剧,习净行,后致力于京剧研究并创作剧本。1939年为程砚秋编写《锁麟囊》成为程派巅峰之作。新中国成立后,其编写的《野猪林》《将相和》《红灯记》等成为流传最广的经典剧目。其亦为戏曲脸谱的收藏和绘制大家。翁偶虹先生的文字同样是不朽的,...
评分我不是北京人,我对现代的北京了解也不多,但对我对清代尤其是清代中后期到建国以前的北京却比较了解,这固然有我自己研究方向的问题的,更多的却是因为有翁偶红、金受申、齐如山等人对老北京的描写。就这三人而言的话,翁偶红的作品是我第一次看,但是看到简介的时候,我才发...
评分多年前一场庙会,京剧老生高庆奎和面人高手汤子高“狭路相逢”,他们在艺术面前彼此欣赏,惺惺相惜。时至今日,“流量明星”膨胀,却鲜见能和前辈艺人与艺术相比拟了…… 读翁偶虹先生的《春明梦忆》,有一段写他陪高庆奎逛庙会的文字,非常有意思,读罢让人感慨,让人寻味。 ...
评分关于老北京,我们在无数文字作品中穿行过,欣赏过,回味过,那是老舍先生笔下的地道口音,是梁实秋先生笔下的美食,是林语堂先生描述的完美从容,也是张北海先生笔下的冽冽侠气,在这本翁偶虹先生的《春明梦忆》中,我们又一次与老北京重逢了。而注定,每一次的相逢,都不会让...
评分翁偶虹先生,北京人。自幼酷爱京剧,习净行,后致力于京剧研究并创作剧本。1939年为程砚秋编写《锁麟囊》成为程派巅峰之作。新中国成立后,其编写的《野猪林》《将相和》《红灯记》等成为流传最广的经典剧目。其亦为戏曲脸谱的收藏和绘制大家。翁偶虹先生的文字同样是不朽的,...
看老先生谈天说地,真适意。文字精巧,物事也精致,如果说林语堂先生在作品中为我们描述一个各安其位的老北京,那么翁偶虹先生笔下的就是这个老北京的细节,他以一位艺术家的眼光,赏烟画,观影戏,听市声,逛庙会,也编戏听戏,令人感叹热爱艺术之人,世界真是无限宽阔。
评分翁偶虹是梨园大家也是老北京文化人,描述民国时期的北平市井和梨园风物的散文锦绣醇厚,文章字斟句酌特注重字词的音色之美,博闻强记涉笔成趣;小时候集烟盒里的洋画了解诸多知识,鼻烟壶的种种讲究,烧砖艺术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皮影戏与京剧的互相影响,他发起的群星合作戏掀起高潮,北京戏院的分布和特色,逛庙会与戏有关的四大民间高手:鬃人儿摊、影戏人摊、面人儿摊和托偶人摊,消夏四胜:什刹海、葡萄园、菱角坑和二闸,民俗节气介绍,秋虫的讲究,养鸟的乐趣有听鸟技艺鸟和观赏鸟,养花的趣味,368种货声介绍每月都有常年也有;梅兰芳热闹擅舞程砚秋肃寂唱功尚小云火炽能打荀慧生念做最强,编剧与主演默契配合,罗瘿公与程砚秋,齐如山与梅兰芳,陈墨香与荀慧生等,王瑶卿是通天教主;三次交锋效果佳,举例《红灯记》《失空斩》等;
评分多了篇编剧忆旧。
评分2019.12.27-2020.1.3 23万字,许多民国往事,许多珍贵老照片。书名新题曰「春明梦忆」,乃因翁先生特别推重张恨水《春明外史》和张岱《陶庵梦忆》两本书。春明,北京立都后之旧称也。
评分看老先生谈天说地,真适意。文字精巧,物事也精致,如果说林语堂先生在作品中为我们描述一个各安其位的老北京,那么翁偶虹先生笔下的就是这个老北京的细节,他以一位艺术家的眼光,赏烟画,观影戏,听市声,逛庙会,也编戏听戏,令人感叹热爱艺术之人,世界真是无限宽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