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之役

探路之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冬连 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曾长期任教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国年轮(1961)》、《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筚路维艰: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萧冬连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7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69744
丛书系列: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历史 
  • 中国改革 
  • 萧冬连 
  • 改革 
  • 中国研究 
  • 中国政治 
  • 社会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一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成功地越过市场化的临界点,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本书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综合来看萧冬连老师的这本书,围绕计划如何向市场转轨这一核心问题,在详细梳理史实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解释模型。第一章讲改革的条件,第23456章讲改革的初期探索(农村 开放 城市),当探索进入到深水区,也就是十三大之前的1986-1987年,改革不得不面临的一个...  

评分

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令世界瞩目,不过“中国奇迹”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模式”。前者只在事实层面进行阐释。经济增长之所以是奇迹,原因之一是在20世纪后期大批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浪潮下,放眼望去,只有中国最成功。秩序相对稳定,并在此条件之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  

评分

一个了解世界发展又关心中国命运的人,在1975年会怎样的绝望? 但绝望的环境里孕育着新生。 1976年一代天骄去世,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中美建交、掀起出国考察热潮,1979年宝安县变为深圳市,1980年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个国家短短几年间迅速转向,到1992年十四大确立社...  

评分

这本书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完整呈现出来,既有沟通,协商与共识,也不乏对抗,矛盾与分歧。这才是改革之路的常态。关键在于,决策层具有试错精神,这也是中共一以贯之的决策理念。“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共多年积累的经验。最喜欢最后一章的分析,作者从历史与现...

评分

一个了解世界发展又关心中国命运的人,在1975年会怎样的绝望? 但绝望的环境里孕育着新生。 1976年一代天骄去世,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中美建交、掀起出国考察热潮,1979年宝安县变为深圳市,1980年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个国家短短几年间迅速转向,到1992年十四大确立社...  

用户评价

评分

改革开放的细节过程,作者的书都很好看

评分

萧冬连老师的最新力著,以平实严谨的文字和生动鲜活的细节,还原了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历程。本书所参考的史料,除了报刊报道、回忆录、会议档案文件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作者对改革的重要亲历者的口述访谈,这也使得本书的原创性、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极高。而将如此众多的独家史料和高层决策的丰富细节,简明而凝炼地浓缩在300页左右的不长篇幅里,也充分体现了作者不俗的文字表达功力。实在让人敬服。

评分

可能是因为离当代太近禁区太多,明显没有作者第一本书精彩。最后一章提到科斯的《变革中国》,这本书我也看过,比较之下萧老师梳理的更全面,科斯的重点更突出。印象深的有三点,一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太写实了,很多细节在萧老师书里都得到验证,句句有出处。二是不论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都抵制了把意识形态的争论引入经济改革领域,好像有3次,83清理精神污染87自由化89xxx,态度就是你爱说啥说啥,别耽误我改革实践就行。三是两次系统性改革都失败了,设计规划准备都很充分最后仍然失败,说明了什么。记得好像是房维中说的,系统性改革仍然属于计划经济思维,两次失败充分属于计划经济不行。哈哈哈有道理。

评分

改革开放的细节过程,作者的书都很好看

评分

在社科文献微博见到消息。定价高(一个印张四元,纸厚),油墨味重,封面不花哨。20190424-0429读。不如《筚路维艰》丰富,可能因为主要讲经济改革的过程;另外,人称一会人名,一会职务,头晕;我觉得前言一八九十章值得仔细读,作者很多话没写出来,只靠读者去想像话外之音言外之意了。在目前看,也算不错的一本书,毕竟出书不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