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之役

探路之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冬连 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曾长期任教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国年轮(1961)》、《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筚路维艰: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萧冬连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7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69744
丛书系列: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历史 
  • 中国改革 
  • 萧冬连 
  • 改革 
  • 中国研究 
  • 中国政治 
  • 社会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一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成功地越过市场化的临界点,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本书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综合来看萧冬连老师的这本书,围绕计划如何向市场转轨这一核心问题,在详细梳理史实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解释模型。第一章讲改革的条件,第23456章讲改革的初期探索(农村 开放 城市),当探索进入到深水区,也就是十三大之前的1986-1987年,改革不得不面临的一个...  

评分

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令世界瞩目,不过“中国奇迹”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模式”。前者只在事实层面进行阐释。经济增长之所以是奇迹,原因之一是在20世纪后期大批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浪潮下,放眼望去,只有中国最成功。秩序相对稳定,并在此条件之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  

评分

综合来看萧冬连老师的这本书,围绕计划如何向市场转轨这一核心问题,在详细梳理史实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解释模型。第一章讲改革的条件,第23456章讲改革的初期探索(农村 开放 城市),当探索进入到深水区,也就是十三大之前的1986-1987年,改革不得不面临的一个...  

评分

这本书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完整呈现出来,既有沟通,协商与共识,也不乏对抗,矛盾与分歧。这才是改革之路的常态。关键在于,决策层具有试错精神,这也是中共一以贯之的决策理念。“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共多年积累的经验。最喜欢最后一章的分析,作者从历史与现...

评分

这本书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完整呈现出来,既有沟通,协商与共识,也不乏对抗,矛盾与分歧。这才是改革之路的常态。关键在于,决策层具有试错精神,这也是中共一以贯之的决策理念。“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共多年积累的经验。最喜欢最后一章的分析,作者从历史与现...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主要以专题形式介绍经济改革,认为摸着石头过河胜于顶层设计,对政治方面则欲言又止,比如说华主席支持改革开放,做了许多贡献,但之后就再也未提及他了。作者还对竞升锦标赛提出批评,认为支持改革开放的地方官员并不是为了升迁而支持发展的,事实上推动经济发展的地方官员面临着与中央唱反调的政治危机,地方官员是出于对老百姓生活困难的愧疚才顶住压力走改革之路。江主席则是在南方谈话之前就有发展市场经济的想法。我的政治分析可参看长评。

评分

讲了改革的阻力。以往只讲改革战无不胜,跟抗日神剧似的,怎么鼓舞人?

评分

没有筚路维艰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精彩,保持了史料收集运用的系统与流畅。读罢两册,对中国特色有了理解,那就是高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以及理论的实用性,功利性运用。正如作者所言,中国从不接受“一揽子”方案,问题意识强,见招拆招,摸着石头一脚深一脚浅地过河~

评分

看完最后一章 我果断从四星改为五星。联系之前看过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邓小平时代》以及《激荡三十年》,真是让人心潮澎湃的一段历史。险滩环生中有举棋不定更有一锤定音。“研究改革开放史必读书目之一。描述距离当下很近、意识形态强的一段历史,作者运用学术化、客观的语言,不是肤浅的溢美也不是刻意找问题。”老师的评价真的很中肯了,也是喜欢作者平实和尽量公正的语言。

评分

看完最后一章 我果断从四星改为五星。联系之前看过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邓小平时代》以及《激荡三十年》,真是让人心潮澎湃的一段历史。险滩环生中有举棋不定更有一锤定音。“研究改革开放史必读书目之一。描述距离当下很近、意识形态强的一段历史,作者运用学术化、客观的语言,不是肤浅的溢美也不是刻意找问题。”老师的评价真的很中肯了,也是喜欢作者平实和尽量公正的语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