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之役

探路之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蕭鼕連 中國當代史研究學者。曾長期任教於解放軍政治學院和國防大學,現為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當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當代史、中國改革開放史。著有《崛起與徘徊:十年農村的迴顧與前瞻》、《五十年國事紀要·外交捲》、《求索中國: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國年輪(1961)》、《曆史的轉軌: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篳路維艱: 中國社會主義路徑的五次選擇》等。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蕭鼕連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9-3
價格:7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69744
叢書系列:改革開放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曆史 
  • 中國改革 
  • 蕭鼕連 
  • 改革 
  • 中國研究 
  • 中國政治 
  • 社會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把1978~1992年的經濟改革定義為“探路之役”。所謂探路,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對改革目標的探索,一是對改革路徑的探索。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主義國傢從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成功轉軌,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中國改革何以能夠突破種種約束,成功地越過市場化的臨界點,而且保持瞭經濟高增長?本書作者通過對曆史進程的細緻梳理,作齣瞭自己的解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同作者的《筚路维艰》一样,都是将漫长的历史过程浓缩成不长的篇幅,并将历史发展的逻辑展现出来,展现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历史时期距离当下越近,可供参考的材料便会越多,头绪也越发繁复,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既讲清楚历史脉络,又能给出不俗的结论,这非常考验写史...  

評分

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令世界瞩目,不过“中国奇迹”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模式”。前者只在事实层面进行阐释。经济增长之所以是奇迹,原因之一是在20世纪后期大批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浪潮下,放眼望去,只有中国最成功。秩序相对稳定,并在此条件之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  

評分

这是最近看的萧冬连的第二本书,主题是1978—1992这一段中国经济的探索过程。我是实际经历了这一段的,但当时我还没有形成对中国经济的自觉认识,对相关事情和过程还相当地“懵懂”。借这本书的叙述,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算是自己给自己补了一课。 这是一段很重要的时期。要破...  

評分

一个了解世界发展又关心中国命运的人,在1975年会怎样的绝望? 但绝望的环境里孕育着新生。 1976年一代天骄去世,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中美建交、掀起出国考察热潮,1979年宝安县变为深圳市,1980年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个国家短短几年间迅速转向,到1992年十四大确立社...  

評分

这本书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完整呈现出来,既有沟通,协商与共识,也不乏对抗,矛盾与分歧。这才是改革之路的常态。关键在于,决策层具有试错精神,这也是中共一以贯之的决策理念。“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共多年积累的经验。最喜欢最后一章的分析,作者从历史与现...

用戶評價

评分

整本書脈絡清晰引用翔實,展現瞭這幾十年的改革曆史背後的高層決策曆程和當時的情況,為那些在站在疑惑質疑聲中卻有清晰改革藍圖和堅定不移信念的高層感動。最難的就是決策瞭。書的最末以“少部分人獲得那麼多財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齣問題。當然不隻是財富分配,還有權力製約、道德重建等問題。當然,改革中的問題隻能通過進一步改革找到解決之道。”結尾,給這本澎湃改革見證史帶來瞭一點點傷感。

评分

作者把握住瞭“探路”這條基本綫索,清晰地勾勒瞭改革開放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脈絡,敘述瞭高層決策、思路規劃、地方響應等過程聯動,闡明瞭我們是如何隨著改革進程一步一步地選擇改革的下一個方嚮的。正如鄧小平所雲“摸著石頭過河”,改革開放是一場沒有藍圖的改革,就像長徵一開始並不打算要去陝北一樣;不過,也正是因為一開始就沒有規劃得那麼遠,而是始終堅持問題導嚮,改革開放纔真正成為瞭“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而不是變成下一個東歐和蘇聯。另外,書裏對趙有點忌諱,一會兒稱職務,一會兒用姓名,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沒能引用港中大齣版的《趙文集》。今年剛好是個敏感時刻,可以理解作者規避風險的苦衷。

评分

在社科文獻微博見到消息。定價高(一個印張四元,紙厚),油墨味重,封麵不花哨。20190424-0429讀。不如《篳路維艱》豐富,可能因為主要講經濟改革的過程;另外,人稱一會人名,一會職務,頭暈;我覺得前言一八九十章值得仔細讀,作者很多話沒寫齣來,隻靠讀者去想像話外之音言外之意瞭。在目前看,也算不錯的一本書,畢竟齣書不易。

评分

作為經濟學傢主戰場的改革開放前半程(1978-1992)研究,曆史學長期是缺位的——而本書多少可算是一個彌補,對於此階段內主要經濟政策的形成有比較清晰的曆史還原。但這種“還原”由於年代相距過緊,所涉人物過於敏感,又注定是不完整的。隻能留待後世瞭吧。

评分

整本書脈絡清晰引用翔實,展現瞭這幾十年的改革曆史背後的高層決策曆程和當時的情況,為那些在站在疑惑質疑聲中卻有清晰改革藍圖和堅定不移信念的高層感動。最難的就是決策瞭。書的最末以“少部分人獲得那麼多財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齣問題。當然不隻是財富分配,還有權力製約、道德重建等問題。當然,改革中的問題隻能通過進一步改革找到解決之道。”結尾,給這本澎湃改革見證史帶來瞭一點點傷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