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马未都 收藏 陶瓷 文化 艺术 历史 百家讲坛 中国
发表于2025-02-04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马先生开篇不久就有个生动的段子:“陶器吸水,母亲盛了一碗粥,出门就叫:“小二,赶快回来喝粥吧!”再回头一看,粥成干饭了。”我父亲时常会悔恨,到他这辈儿家道中落,多少好东西全都毁光败光了。我则更多是惭愧,,自己对历史文化干脆什么都不懂,腹中空空。在去国怀乡之刻才想起来,其实咱的肠胃终是消化不好西餐牛排,还要回来啜一口温润的粥。
评分“以通俗的方式讲述历史、弘扬文明”,由电视节目转化而来,行文较口语化,不少地方难免罗嗦,但尚可称是不错的启蒙读物。我真是喜欢温润如玉的青白瓷。
评分马先生开篇不久就有个生动的段子:“陶器吸水,母亲盛了一碗粥,出门就叫:“小二,赶快回来喝粥吧!”再回头一看,粥成干饭了。”我父亲时常会悔恨,到他这辈儿家道中落,多少好东西全都毁光败光了。我则更多是惭愧,,自己对历史文化干脆什么都不懂,腹中空空。在去国怀乡之刻才想起来,其实咱的肠胃终是消化不好西餐牛排,还要回来啜一口温润的粥。
评分入门还可以读下,但有些知识明显是说的不对的。
评分马不停蹄去读下篇。对我这个对文物和陶瓷一无所知的老白来说,这本书好得让人流泪。去看了一下百家讲坛的相关视频,反而觉得写成书比较浓缩。视频里老是重复信息。
马未都,汉族,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马未都插过队,当过工人,1981年至199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任编辑。
从1980年起,马未都就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十余年里他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
马未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
全书共12讲,12万字,200幅图左右,四色印刷。
目 录
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陶器诞生
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早期瓷器
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汝窑
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官窑 哥窑
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钧窑 定窑
第六讲 和光同尘 分外妖娆——宋代北方民窑
第七讲 仪态万方 分庭抗礼——宋代南方民窑
第八讲 马背驰骋 独树一帜——辽、金、西夏、元瓷器
第九讲 一统江山 君临天下——元青花
第十讲 苏麻离青 深入胎骨——明早期青花
第十一讲 各领风骚 谋求变化——明中期青花
第十二讲 火光炸天 四时雷电——明晚期青花
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然后想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买这本书的过程也差不多:偶尔看了集细细体味百家讲坛的马先生摆乎瓷器,觉得不错,看豆瓣上不少人说这套书——包括《说家具》《说陶瓷(下)》——不错,于是到卓越amazon订了套来,一个晚上看完一本,咂摸咂摸嘴,没什么味...
评分 评分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说收藏的那一阵儿我没有赶上,直到去年才后知后觉的开始看这套丛书。已经看完了家具篇和陶瓷篇,正在看玉器篇。 我挑书看的一个最要紧的标准就是容易理解,看得进去,尤其是对于某一个陌生领域的入门书。这套书非常完美地满足了这个标准,印刷精美,语言通俗...
评分这是我和我六岁的女儿一起抢着在看的一本书。 我们相差三十岁而都可以从此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我认为,这样的书,就是一本好书。 马先生不仅仅是博古通今,因他是搞文字工作出身,文字的底子厚,所以写的东西用词造句,看起来随意,却就是能让人觉得有意思,看得进去,也爱...
评分要想学好一门专业,首先就得了解它的历史。理论和实践要并序,要同步进行,话说有关陶瓷历史的书籍不少,我的同学买了一本《中国陶瓷史》,贼厚,贼沉,能有一块砖头那么沉!拿来拿去都费劲!贼贵,两百开外,是行业内的老先生编著整理的,是行业标杆式的,一见到就显得雄赳赳...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