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下面的历史:曾经有一种称做“西方的”文明;这种文明发展出了独特的“法律的”制度、价值和概念;这些西方的法律制度、价值和概念被有意识地世代相传数个世纪,由此而开始形成一种“传统”;西方法律传统产生于一次“革命”,它在后来数个世纪的过程中被革命周期性地打断和改造;在20世纪,西方法律传统的革命危机比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都要大,某些人相信这种危机实质上已导致了这种传统的终结。
法律来自西方。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普通法系, 再或者是所谓的社会主义法系,概莫能外。尽管我们会争辩说:中国也有曾像《唐律疏议》或者《大清律例》这样的律法。但别忘了,自清末修律开始,传统的法律被我们扔的干干净净。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视角挪向西方,而我也曾激进得认...
评分嗯, 不学法律, 不知道为什么看, 看了导论, 其他的等买书吧 导论, 其实是给了规范和定义, 也给了西方法律体系的框架. 叙述了研究的内容与方向, 而且对法律的发展史做出了高度的概括总结, 并提出了日后法律演化的方向 基于作者的另一本书法律与宗教, 他希望的法律一体化基本不...
评分作为本学期元典研读的首次收官,伯尔曼的这本《法律与革命》第一卷,无论是智识性和思辨性,还是信息量和震撼感,都属近来少有的。上次给我如此感悟的还是一年多前,读德沃金的遗著《没有上帝的宗教》。有趣的是,这两本在内容上都涉及宗教与信仰,但深层的学术脉络和观念取向...
评分读这本书是法学学生必须要做的功课。但是坦诚的说,读这本书需要的历史和法制史基础还是蛮高的。看第一遍的时候我是边看边忘,现在偶尔翻翻,感觉还是有点距离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教会法一章写的真是精彩。
评分法律来自西方。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普通法系, 再或者是所谓的社会主义法系,概莫能外。尽管我们会争辩说:中国也有曾像《唐律疏议》或者《大清律例》这样的律法。但别忘了,自清末修律开始,传统的法律被我们扔的干干净净。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视角挪向西方,而我也曾激进得认...
先后鼓起三次勇气都没有读完
评分法律这样国内类似于抽象的概念,在西方的文化中一般作为实体概念,有一种生命,这个词的使用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中西认识论的区别。本书重视概念,许多概念对于不同人有很多的意义。而概念的设定中有很多人为的假定,所以,作者对这些概念在序中有很多大量的阐述。例如西方,西方在他的眼里是一个采纳和改正两希文明加上罗马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
评分时隔两年,重新读了此书的导论,感叹伯尔曼对西方法律传统的认识之深。他对法律与革命关系的论述也相当精彩。还需细细品味。(於之江月轮山)
评分看过旧版, 买了新版
评分时隔两年,重新读了此书的导论,感叹伯尔曼对西方法律传统的认识之深。他对法律与革命关系的论述也相当精彩。还需细细品味。(於之江月轮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