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恩正(1935-1997)男,汉族,湖南宁乡人。考古学家、科幻作家。考古专业。先后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任职教授。四川省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委员。1957年发表第一篇作品,1960年开始科幻小说及科普创作。其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被评议为中国科幻小说重文学流派代表作。获奖多次,并曾在1980年代初期被拍摄成电影,是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
《古峡迷雾》的出现,在中国的科幻小说史上,是一个有转折意义的事件。虽然中国科幻小说早自清末即有源流,民国时期亦有后继。然而真正成为气候,还是新中国建立的事情。当时百废待兴,急需大量科技建设人才,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培养科技人才,又需从少年儿童抓起,于是一种具有当时中国特色的科幻作品应运而生。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科幻一开始就植根于“科普”和“儿童文学”的园地里。
《古峡迷雾》以小说的形式出现,文情并茂,在主题构想、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意境描绘等诸方面都展现了小说和科学幻想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这篇小说的问世,犹如石破惊天,予人以震动和清醒剂的感觉,为中国科幻小说揭开一个新篇章。
四川****州博物馆馆长说当年看了一本小说,就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报考了武汉大学的考古专业,后来他发现班上20个同学里有六个人是因为这本书喜欢上考古的。 这就是童恩正的《古峡迷雾》了。 如果一个人在他适合的年龄读了一本很好的书,也许是会改变一生的。
评分四川****州博物馆馆长说当年看了一本小说,就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报考了武汉大学的考古专业,后来他发现班上20个同学里有六个人是因为这本书喜欢上考古的。 这就是童恩正的《古峡迷雾》了。 如果一个人在他适合的年龄读了一本很好的书,也许是会改变一生的。
评分四川****州博物馆馆长说当年看了一本小说,就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报考了武汉大学的考古专业,后来他发现班上20个同学里有六个人是因为这本书喜欢上考古的。 这就是童恩正的《古峡迷雾》了。 如果一个人在他适合的年龄读了一本很好的书,也许是会改变一生的。
评分四川****州博物馆馆长说当年看了一本小说,就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报考了武汉大学的考古专业,后来他发现班上20个同学里有六个人是因为这本书喜欢上考古的。 这就是童恩正的《古峡迷雾》了。 如果一个人在他适合的年龄读了一本很好的书,也许是会改变一生的。
评分四川****州博物馆馆长说当年看了一本小说,就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报考了武汉大学的考古专业,后来他发现班上20个同学里有六个人是因为这本书喜欢上考古的。 这就是童恩正的《古峡迷雾》了。 如果一个人在他适合的年龄读了一本很好的书,也许是会改变一生的。
我小时候看的就是这个封面的, 小时候很爱看. 只是我不知道该不该算科幻...
评分竟然这个也是童恩正的啊,又被自己震惊了
评分在科幻电影剧本选中读到的,但这一篇科幻类型元素是几乎没有的,是科幻吗?需要再讨论吧,中国版的印第安纳琼斯到底有点儿意思
评分via 微博,这不能算科幻啊,不过当年貌似不少考古相关的作品,还是最喜欢刘兴诗的《雾中山传奇》,一定要去实地体验一下。
评分文革“加强”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