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的形成》原是李济先生于1920年至192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期间用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为纪念李济先生诞辰110周年,李济先生学生张光直、哲嗣李光谟将李济先生的全部论著编集为五卷本《李济文集》(是书收入《李济文集》第一卷)。
這個課題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李已經在研究過程中限制了時間與范圍,并且指討論漢族的形成,卻也只能達到一個較詳實的程度。 因為無論是語言學,種族學,以及各種古代中國地域的研究,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謬誤的。以這些未完備的資料為參考的此篇論文,必然是有許多漏洞的。 ...
评分這個課題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李已經在研究過程中限制了時間與范圍,并且指討論漢族的形成,卻也只能達到一個較詳實的程度。 因為無論是語言學,種族學,以及各種古代中國地域的研究,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謬誤的。以這些未完備的資料為參考的此篇論文,必然是有許多漏洞的。 ...
评分這個課題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李已經在研究過程中限制了時間與范圍,并且指討論漢族的形成,卻也只能達到一個較詳實的程度。 因為無論是語言學,種族學,以及各種古代中國地域的研究,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謬誤的。以這些未完備的資料為參考的此篇論文,必然是有許多漏洞的。 ...
评分这本书是李济先生的博士论文,太学术,太专业,不推荐买。作为学术研究的参考是可以的,非专业人员就不要买了。
评分這個課題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李已經在研究過程中限制了時間與范圍,并且指討論漢族的形成,卻也只能達到一個較詳實的程度。 因為無論是語言學,種族學,以及各種古代中國地域的研究,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謬誤的。以這些未完備的資料為參考的此篇論文,必然是有許多漏洞的。 ...
想法大胆啊~
评分用自然科学的数据方法来印证文化共同体的一次尝试。还好,没有走的更远.. 为了国人的尊严,这一切尝试至少是有意义的。
评分太多数据了,看不太懂
评分#1896.6.2-2016.6.2 纪念李济先生120周年诞辰# 李济先生的博士论文,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但对理解李济的学术生涯仍是非常重要的文献。
评分太专业了,一堆数据、图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