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裏亞剋(1885~1970)
Mauriac,Francois
法國作傢。1885年10月11日生於波爾多市,1970年9月1 日卒於巴黎。幼年喪父,由虔信天主教的母親撫養成人。曾在當地教會學校念書,終生信奉宗教。1906年到巴黎學習並從事創作。1909年發錶第一部詩集《閤手敬禮》,後陸續發錶詩集《嚮少年告彆》和小說《身帶鐐銬的兒童》、《白袍記》、《血肉鬥》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入伍當醫護助理,不久,因病退伍。停戰後繼續筆耕不輟。一生創作甚豐,寫瞭100捲以上各種體裁的作品,計小說 26部(其中4部為短篇小說集),詩集5本,劇本4個,文藝理論 、日記、政論、傳記、迴憶錄、隨筆等幾十本。1922年發錶的小說《和麻風病人親吻》,贏得普遍關注。小說寫一個健康姑娘嫁給有錢人傢的獨生子,此人在智力和生理上都有嚴重缺陷,最後自慚形穢,有意染上肺病身亡, 她隻得為他守寡 。嗣後,相繼發錶《 火之河 》、《 吉尼特裏剋斯 》、《愛的荒漠》(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奬)、《黛萊絲·颱斯蓋魯》、《命運》、《蝮蛇結》等小說。1936年後,西班牙內戰期間,他在報刊發錶文章,公開支持西班牙共産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同時繼續在文壇辛勤耕耘,發錶瞭小說《髒猴兒》、《加利加伊》、《羔羊》。1952年,因在小說中“深入刻畫人類生活的戲劇時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藝術激情”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莫裏亞剋的小說中心理描寫十分細膩。他不滿足於傳統的心理分析,而是盡可能“描繪人的內心最深之處”。如在名篇《黛萊絲·苔斯蓋魯》中,女主人公是個企圖毒死丈夫的女人,作者把她嚮往自由生活的隱秘動機刻畫得十分精細入微。在他的作品中始終錶現齣古典主義文學傳統和現代主義潮流兩種對立傾嚮的矛盾和結閤。
戲劇方麵,莫裏亞剋發錶有《阿斯摩泰》、《不為人愛的人們》、《地上的火焰》等劇本。還寫有迴憶錄《內心迴憶錄》、《內心迴憶新錄》和《政治迴憶錄》等。
莫里亚克的苔蕾丝·德斯盖鲁,正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福楼拜的爱玛·包法利,是小说人物画廊里的经典形象。相似点不只是这些小说家都谱写了一曲女性悲歌,还在于他们试图在悲剧的背后挖掘意义,引读者探问人性。 苔蕾丝·德斯盖鲁的悲剧。婚前的她是个快乐的女孩,她...
評分1923年,英格兰,弗吉尼亚•伍尔夫。 “我独自在黑暗里,深深的黑暗里。 只有我自己才明白我面对的黑暗。 我要面对的是动荡和不安,那才是我的内心深处的愿望和我的本性。 因为你,我多希望自己能在这小镇的安静祥和中感到幸福。 但是,如果让我在死亡和留在Richmond之间选...
評分《黛莱丝.戴克茹》 作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译者:罗新璋 柳鸣九主编,法国廿世纪文学从书 我看到了那女人,蒙着面纱,站在黑夜中的松林里,她向前直视的目光灼灼发亮,比黑夜更令人惊惧。她发黄的手指间,夹着半截香烟。她站着,纹丝不动,任大风...
評分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浩瀚星海中,费朗索瓦•莫里亚克是有点不一样的,他的文字并不沉重压抑,艰涩难读,至少不是那样的严肃,但这并不影响他作品要挖掘的灵魂深度。深入浅出的又与《青鸟》不同,毕竟后者是童话。 如果真要找出一位感觉类似的作者,那么,多丽丝•莱辛姑且算是...
用矛盾揭示黑暗與虛僞,對犯罪心理解剖的很到位。
评分作者貌似拿過諾奬,小說不長,有點隱約的百閤傾嚮。
评分書很舊,我看的很快。故事沒什麼新鮮的。但還是非常慘。這種書讓我心情很壞。對不住
评分書很舊,我看的很快。故事沒什麼新鮮的。但還是非常慘。這種書讓我心情很壞。對不住
评分【用6元購得的小書,卻因此差點付瞭20元的郵費,那個騙子書商】苔蕾絲嫁給瞭“應該”嫁的貝爾納,為的是尋找到人生的位置,不幸,婚後的她便發現她人生的錯位非但沒因此而得到糾正,反而錯的越發的離譜,這個現實的男人與她並不生活在一個世界,交流的障礙殺死瞭她的意誌。“傢族裏的女人嚮往的是失去一切個人生活”,可是她卻對女兒不聞不問,甚至試圖殺死丈夫以求解脫。她承認“自我的消失”很美,可是她卻感到為難。這是一種自私麼,我有些說不清,我不想去指責苔蕾絲,雖然有些事情她確實是走瞭極端,但對於一個有自我主見的女人,卻一生生活在一個不被理解的世界裏,心理的扭麯變得可以理解;我也並不想去同情她,因為她解救自己的行為實在說不得聰明。看完莫裏亞剋的這本小書,我想我明白“幸福”的基礎是無礙的交流,而當這一環節發生障礙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