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基本观点是: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只是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了实际意义。
文明演进类似物种进化——在没有强烈的外力推动下,文明体不可能出现跳跃式的发展,而是渐进地从一种文明形态转化到另一种文明形态。这种转型能否成功,在于文明体是否突破了某些关键的“阈门”。在15世纪以后的历史中,欧洲比中国更早地走向了工业化的资本主义,正因为前者...
评分- 這本應該是歷史學中加州學派的重要經典,英文版本出版於1999年。台灣及中國大陸分別於2004及2008年曾出過其譯著,今次台灣衛城再出一版。 - 內容有甚麼不一樣就不太知道,有興趣者可自行找來比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版兩版的譯者不一樣,而大陸版的譯者也不同,是故幾版應...
评分中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是西方眼中神秘的,传言为“遍地黄金”的强大的国家。但自从在十八世纪以后,这种强大与优渥似乎渐渐发生了转移—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迅速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的强国。这种变化,以往的学者倾向于以欧洲为主的欧洲中心论,在“欧洲当时很强大的”...
评分帝制时代的中国文明是领先的,然而却在清朝时代走向没落,然后一个掌握了历史规律的阶层通过革命,重新使得中国文明振兴起来。这种历史主义的叙述在波普尔看来是柏拉图的谬误,经过后来的黑格尔、马克思发扬广大,而又通过苏联被引入到了中国。 欧洲处于现在的支配地位是什么...
评分一家之言。
评分稍微搜索了下,发现反驳他的文章挺多。里卡多•杜谢斯利的《论西方崛起:肯尼斯•彭慕兰的大分流研究》。黄宗智的《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裴广强的《想象的偶然-从近代早期中英煤炭业比较研究看‘加州学派’的分流观》。另外过分强调经济因素,忽视制度、文化因素。
评分稍微搜索了下,发现反驳他的文章挺多。里卡多•杜谢斯利的《论西方崛起:肯尼斯•彭慕兰的大分流研究》。黄宗智的《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裴广强的《想象的偶然-从近代早期中英煤炭业比较研究看‘加州学派’的分流观》。另外过分强调经济因素,忽视制度、文化因素。
评分没有能够全部读完,可能是过于专业,学术性很强,看到后面就看不下去了。在我看来有点枯燥,当然我也只是作为乐趣的读,希望能够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了解历史。这本书过于学术与专业,已经超出我的范围。哎,看来我不适合当学者呀。哈哈
评分数据扎实,引述观点广博。译本实在难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