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盖达尔 经济学博士,教授,1992年任俄罗斯联邦政府代总理;1993~1994年任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94~2004年任“俄罗斯民主选择”党主席;1999~2003年任国家杜马议员,时为“正义力量联盟”党的共同主席之一,同时担任预算及税收委员会委员,现任俄罗斯转型经济研究所所长。
盖达尔先生在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及出版的著作有上百部之多,其中包括:《经济改革与等级结构》(1990);《国家与演变》(1996);《经济增长中的反常现象》(1997);《失败和胜利的岁月》(1998);《漫长的时间——俄罗斯在世界上,经济史随笔》(2005)等等。
《帝国的消亡:当代俄罗斯的教训》的作者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帝国衰落的过程开始,从呈现上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状况入手,抽丝剥茧似地分析了苏联由食品短缺、物价飙升、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起的经济恶化,如何一步步地演变为危机、演变为灾难、演变为破产,最后演变为政治失控.导致了苏联的消亡,使人们了解到苏联的解体并不是在骤然间迅猛地分崩离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必然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是一个前高官对USSR在1980到1991年间走向崩溃的文件摘要汇编。其中夹带的私货很多,对2006年的俄国领导层颇怀怨望,同时,该书关于叶利钦的好朋友们在91年前如何原始积累的内容,提到字数不超过20个(大概吧),偏向性非常明显,需要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 ...
评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是一个前高官对USSR在1980到1991年间走向崩溃的文件摘要汇编。其中夹带的私货很多,对2006年的俄国领导层颇怀怨望,同时,该书关于叶利钦的好朋友们在91年前如何原始积累的内容,提到字数不超过20个(大概吧),偏向性非常明显,需要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 ...
评分“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当年我吃着18斤定额粮,听着瓦西里真诚的憧憬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在我出生前几年曾经饿死过千百万人,更想不到烧牛肉+电气化的苏维埃居然也跟我们一样要凭票供应短缺的食品。当强悍的苏军也被迫挤占西德援助苏联平民的800万份军用口粮来果腹的时...
评分“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当年我吃着18斤定额粮,听着瓦西里真诚的憧憬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在我出生前几年曾经饿死过千百万人,更想不到烧牛肉+电气化的苏维埃居然也跟我们一样要凭票供应短缺的食品。当强悍的苏军也被迫挤占西德援助苏联平民的800万份军用口粮来果腹的时...
评分石油不背锅 苏联的崩溃是90年代最重大事件,没有之一。嗣后出版了汗牛充栋的回忆录和分析材料。盖达尔将原因归结为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仅凭一个单一事件就亡党亡国,终归有些轻率。 苏联崩溃,物质层面与精神层...
从经济角度分析苏联最后十年财政情况的崩溃过程,以石油国际价格陡降为爆点,引燃整个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病。
评分最后一个帝国苏联的消亡,正如盖达尔所说,这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任何一个极权的大国都无一例外的将分崩离析。
评分写的不错,苏联这个旧帝国的瓦解恰恰是因为畸形的经济产业结构(由于长期畸形的工业化发展引发粮食的严重不足,导致苏联不得不通过石油换粮食来补足农业问题的短板)造成的“石油病”使得在19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下跌后,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就走上了下坡路,而恰恰要命的就是苏联本身长期又是一个专制主义的多民族国家,经济下行使得本身缺乏合法性的专制主义体制丧失公信力,而苏联领袖由于忌惮外部贷款的切断(因为他们急需来自外部的资金流来帮助他们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等因素不得不放弃用往常的武力手段来维持帝国,最终苏联在各种压力的交加之下走上了不归路。最后还不忘黑了一下普京建立起的威权主义体制——可以说他的这本书某种程度算得上是为多民族的威权主义国家的崩溃做注脚。盖达尔确实能说会道,不过恕我直言他跟刘副首相一样,眼高手低
评分用翔实的数字解读苏联崩溃的过程,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思考中国现在的问题很有启发性。
评分“......在俄罗斯,未见有负责任的社会力量勇敢地宣称:就俄罗斯人民自保和重生的观点而言,苏联解体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成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