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9世纪下半期最为特立独行的天才奥斯卡·王尔德,1854年10月16日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1874年,他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旋即以睿智的谈吐、桀骜不驯的行为方式征服社交界。他的文学造诣亦惊人深刻,包括童话《快乐王子》、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喜剧《温夫人的扇子》以及他本人以法语创作、并由其同性恋情人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译成英文的剧本《莎乐美》。他的作品立意高远,辞藻华美,成为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最高典范。
1895年,道格拉斯的父亲向王尔德提出挑战。王尔德将其送上法庭,他自己却因而被捕入狱两年,从此一蹶不振。1900年11月30日,王尔德孤寂地客死巴黎,终年46岁。社会终于完成了对于这个遗世独立才子的毁灭。
才情横溢的唯美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绝不惮于以惊世骇俗的意象,点缀他邪魔的花园。独幕剧《莎乐美》只是一个例子而已。
《圣经》里枯燥而简单的故事,被王尔德的妙手挖掘出了最黑暗也最深刻的内涵。欲望的纠缠,畸恋的爆发,诡异的氛围,都被他在这短短的篇幅里发展到极致。而同时代的早夭天才画家比亚兹莱,亦称得上王尔德恶魔般作品最佳的诠释者。
此次推出的《莎乐美》,算是不折不扣的合璧本。除王尔德的法文剧本外,本书还收入了王尔德的同性恋友人、亦是他因之遭祸的道格拉斯所译英文本,田汉先生于二十世纪初翻译的中文本,以及比亚兹莱为本书绘制的全部插图。封面采自目前最受欢迎的英文本设计,意在向这部黑色的宏大杰作致敬。
《夜莺与玫瑰》和《快乐王子》的悲哀是普遍性的,《莎乐美》的悲哀不是。前两部作品可以当做童话故事来读,《莎乐美》不可以。高一时我读莎乐美,是被小公主对爱与死的强烈欲求所震撼;大二重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月亮和疯癫的象征意义,反复出现、无常的月亮的文化含义,和福...
评分在文艺创作中,有一类“箭靶式人物”,总是引致不同时空的多层面观照,如欧洲的唐璜,中国的诸葛亮、包拯,乃至影视中的黄飞鸿,由原型到多元演化、阐释形塑,甚是蔚为大观。而其间相似的规律是,若有一特别优异的形象创造出来,便会木秀于林,余皆黯然,如英国作家奥斯卡...
评分魔般的绝爱与无上的权贵、与低下的仰慕、与残暴的争夺、与坚定的偏执、与冰冷的病态、与四溅的鲜血、与死亡的悲情一夜之间疯狂交织,自然而然并无解的残忍却透着神一般的不谙世事与天真。 因为无我,于是有幸观摩莎乐美公主赋予的玉石俱焚的满足,心潮澎湃却神经安详。 “我爱...
评分魔般的绝爱与无上的权贵、与低下的仰慕、与残暴的争夺、与坚定的偏执、与冰冷的病态、与四溅的鲜血、与死亡的悲情一夜之间疯狂交织,自然而然并无解的残忍却透着神一般的不谙世事与天真。 因为无我,于是有幸观摩莎乐美公主赋予的玉石俱焚的满足,心潮澎湃却神经安详。 “我爱...
评分博尔赫斯 曾这样评价过王尔德:“千年文学产生了远比王尔德复杂或更有想象力的作者,但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王尔德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他也可说是将自己作品的气质全盘融入生活的艺术家,他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他本人的一个碎片,拼凑在一起便是一个无可抗拒的王尔德。曾因...
#是的,你穿着七层纱赤脚跳舞,连月亮也在你面前黯然失色,却终究逃不过妒火灼烧
评分#阴郁的人总是迷人
评分三年前读,不懂。现在读,明白点。莎乐美的爱欲是非常纯洁的,“我爱你,我要吻你的嘴唇,所以我要你的头颅”,这种死亡对约翰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被动的,无可逃避的,无需选择的,不必拒绝的。这哪里是悲剧呢?简直比王尔德的喜剧还要自由。
评分你眼里根本没有我,乔卡南。你拒绝了我。你对我极尽诽谤之能事。你把我莎乐美,希罗底的女儿,朱迪亚的公主,看成了妓女,看成了荡妇!喔,乔卡南,我还活着,而你,你却死了,你的头属于我了。我那么爱你,而你却只看见你的上帝,从来看不见我!
评分1900年11月30日,王尔德孤寂地客死巴黎,终年46岁。社会终于完成了对于这个遗世独立才子的毁灭。道格拉斯勋爵英译,比亚兹莱插图。月亮像一个死美人。自杀的叙利亚少年,他生成一双倦眼。希律王听见拍翅声。把约翰的头盛以银盘。“这些花瓣儿好红啊!这好像桌布上溅的血痕。那也不要紧。我们不能任看见了什么东西都去寻它的象征。那会使生活不可能了。不如说血痕和蔷薇花瓣一样的可爱倒好些。”“一个人万不可望什么东西。物也好,人也好,都不要望。可望的只有镜子,因为镜子只给假面我们瞧。”恋爱的味道是苦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