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卷
东亚地域秩序:超越帝国,走向东亚共同体
《奉使朝鲜日记》之研究——兼论《使韩纪略》及其政治背景
近代东亚国际体系转型期理念研究——以近代中日两国对国际法理念的接受为中心
李仙得与日本第一次侵台
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的琉球策略
甲午中日战争至甲辰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亚局势
晚清中央视学制度建立的尝试——日本中央视学制度之影响
日本大阪内国劝业会与清末中国博览会的兴起
大正初期的涩泽荣一与中国
20世纪初美日在中国的利权协调与竞争——以三都澳为个案研究
对近现代日本霸权政策形成的再探讨
面对日本挑战的美国对华政策——现实利益至上
留日学生与南京政府时期的对日关系
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中国东北人民族主义话语辨析
日本外务省的黄郛对策:自塘沽停战协议缔结
到1935年1月黄郛南下
1931~1935年丁文江对中日关系的观察
雾里看花——1930年代日本人眼中的国民党“蓝衣社”
“西安事变”与日本的对华政策
中国问题与日本1941年的开战决策——以日方档案为依据的再确认
中国抗日战争与中美英关系的演变
盟国对日委员会的建立、运作及衰微
国际和平运动与中国抗战——“国际和平联合”(RUP/IPC)简析
侵华日军暴行与纳粹暴行原因比较研究初探
国际法视野中的战争赔偿及历史演变
建立面向未来的共同历史认识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前景
下卷
东西国际秩序原理的冲突——清末民初中暹建交的名分交涉
清代对外通商制度
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
中国与世界相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权利与体制:义律与1834~1839年的中英关系
晚清以总理衙门为主轴的外交体制形态研究
清季使臣群体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
晚清外交人才的培养——以从设立驻外公馆至甲午战争时期为中心
晚清关于增设驻南洋领事的争论——兼论近代国际法、领事裁判权、不平等条约体制
“澳门地位”、“澳门属地”与赫德
论远东殖民统治体系与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
英国对藏东南地区领土扩张政策的形成及其实施
革命宣传在南洋——新加坡《中兴日报》
20世纪前期中法教育合作事业反思——以上海中法工学院为例
民国广东政府的外交——从外交来看之广东政府
南方政府截取关余事件与英国政府的态度及反应(1923~1924)
1924~1927年“中俄会议”研究
不抵抗命令与不抵抗政策
陈翰笙与太平洋国际学会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德军事和经贸合作关系的若干史事述评
宋子文与陈纳德和战时美国驻华空军
抗战期间苏联对华政策再研究
大国背后的辛酸——再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谈判
美国与“二二八事件”
关于战后对苏外交及东北问题的激烈争执——中国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再研究之二
从英国档案解读朝鲜战争中围绕细菌战问题发生的三场政治动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师归国问题新探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