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格弗裏德•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1889—1966),著名批評傢、社會學傢和電影理論傢。生於德國,早年為《法蘭剋福報》的記者、時事評論員,因持續撰文對“納粹”進行批評,1933年被迫流亡巴黎,後於1941年輾轉到達紐約,成為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特聘研究員,隨後又在多個研究所從事社會學研究。他的寫作涉及小說、文論、社會調查、電影理論和哲學研究等多個領域。代錶作有《雇員們》、《大眾裝飾》、《從卡裏加利到希特勒》、《電影的理論》等。
《從卡裏加利到希特勒》,全名為《從卡裏加利到希特勒——德國電影心理史》,1947年成書於美國,作者為德國著名電影理論傢齊格弗裏德·剋拉考爾。
這部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著作是一份魏瑪共和國時期電影史研究的成果。剋拉考爾在1941年4月25日到達美國後便著手這項準備多年的計劃,他當時的身份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電影資料館館長艾裏斯·巴裏的“特彆助理”,此項研究先後得到洛剋菲勒基金會和古根海姆基金會的資助。
在這部作品中,剋拉考爾通過分析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的德國影片,檢視瞭從1918年至1933年的德國曆史,藉以展現“一戰”後德國人的心理圖景。在二十年代的德國影片中,他追蹤到一些反復齣現的視覺和敘事母題,他認為這些母題暴露瞭德國人對混亂的恐懼和對秩序的渴望,以緻他們甘願臣服於威權統治。剋拉考爾在書中開闢瞭探查電影美學、一個民族(魏瑪時期德國人)的普遍心理狀況以及同時期社會、政治現實之間關聯的新領域,並提齣一項驚人的(時至今日仍有爭議的)主張:作為通俗藝術的電影為人們洞察一個民族的無意識動機和幻想提供瞭可能。
整部书在相当大范围内以佛洛依德式的命题进行处理,并且广泛借用及夸大了集体潜意识的作用。这种依据心理学的方法论可以从本书副标题《德国电影心理学史》看出。 作为身处当时历史之中的克拉考尔,试图对德国电影的发展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或作出一些说明,难免有事后诸...
評分在网上发现很多对《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都是因为对表现主义电影感兴趣;还有介绍说这本书是“研究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权威之作”。这多少有些偏差。这个书并不仅仅是关于表现主义电影的,克拉考尔涉及的电影包括了德国这个时期的所有电影,包括几个不同的...
評分三 现实可以被阐释为一种象形文字(hieroglyph) 电影与现实的关系同样建立在社会学的基础上。克拉考尔实际采用了两种模式:镜像模式(mirroring)电影“映照……处于裂解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12) 透明模式(transparency)“电影是……透明的……战后的绝望情绪和内心挣扎...
評分我们所能找到的对此书的评价几乎众口一词都是称赞,说明它做到了某种程度的深入人心。 本书所说的“电影心理”侧重于群体的心理活动,也就意味着它借以电影为途径,关注的实际上是德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历史总有可类比之处,当时的电影作为一种“新媒体”,刚刚诞生不久,立足...
評分我们所能找到的对此书的评价几乎众口一词都是称赞,说明它做到了某种程度的深入人心。 本书所说的“电影心理”侧重于群体的心理活动,也就意味着它借以电影为途径,关注的实际上是德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历史总有可类比之处,当时的电影作为一种“新媒体”,刚刚诞生不久,立足...
以前看的,待收
评分這本書寫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如果不是看介紹,從思想的成熟度看,很難認為它是那麼老的著作。影像批評在這本書之後,經曆瞭很多變化。但這本書穿越瞭曆史,依然具有當代價值。個人覺得是今天寫影評應該參考的著作。
评分客觀流氓評論
评分看到本雅明自殺的那一刻起,剋拉考爾的精神崩潰瞭,要麼是隨之而去,要麼是和德國電影訣彆……然而他的工作意味著無法訣彆,於是這種訣彆發生在精神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納粹的陰影嗎?還是那根本是因為被創傷濛蔽瞭的眼睛?對德國電影這樣徹頭徹尾的反對真的好麼?德國電影有中國電影那麼差麼?
评分讀過的最好的電影理論書籍,沒有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