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利·纪伯伦 Gibran Khalil Gibran,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诗人,代表作:《泪与笑》、《沙与沫》、《先知》。
纪伯伦出生于黎巴嫩(当时属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一个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Kahlil"的产生就是因为在美国学校的记录错误。1908年赴巴黎师从罗丹学习艺术。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许多作品都带有基督教色彩。1931年逝世于美国纽约,遗体葬于黎巴嫩。
外界评价:作家冰心将纪伯伦和泰戈尔放在一起评价说:“泰戈尔是贵族出身,家境优越,自幼受过良好教育。他的作品感情充沛,语调明快,用辞华美。格调也更天真,更欢畅,更富神秘色彩。而纪伯伦是贫苦出身,他的作品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为人处世的哲理,于平静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凉。” @wiki
大一的时候,最好的朋友手捧先知读的心潮澎湃…… 这几天我也在读,同样心神荡漾。 读着读着,心会慢慢平静下来。 "Love gives naught but itself and takes naught but from itself. Love possesses not nor would it be possessed; For ove is sufficient unto love." "Love ...
评分摘自《一千零一夜》节目文稿 我们常常说,经典是一种经得起时间洗礼的书。但是这个话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没错,经典必须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洗礼,但是并非所有经得起时间洗礼的都是经典。 这里面有一种情况,有一些文化作品,它推出的时候很受欢迎,但是那个受欢迎,不止是受...
评分 评分当初摘抄他的东西的时候,感觉没有《飞鸟集》的好。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至于现实比较的受用。尤其又看到里面关于朋友的一段,感慨良多: 总该邀朋友共享生命才是。 当你和朋友离别时,不要悲伤; 因为他最为你所珍爱的特质会在他离去后显得更加醒目,...
评分我的放家里了 回家继续看 最好能背过(双语的) 这样的话估计英语也会提高的! 里面包括了很多方面 记得里面有个说有关友谊的 还在谋网转载 不过反映很平淡 似乎能做到人的很少 但不代表没人做到 配合克里希拉木提的一起看也不错
answer
评分宗教因素特别丰富,非读过《圣经》者,不能解也。封面巴比伦城楼美轮美奂。
评分小册子系列。因为《先知》译得比较早(1930年),是冰心的第一部译作,现在读来不是太顺畅;也许跟白话文施行没多久有关,“你的令堂”这种重复性短语也出现,大概当时真的这样用吧!
评分沙与沫反而比先知有味道~
评分answer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