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陈寅恪
出品人:
页数:159
译者:
出版时间:1982年
价格:1.05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陈寅恪文集
图书标签:
  • 历史 
  • 陈寅恪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 中国历史 
  • 陳寅恪 
  • 隋唐 
  • 隋唐五代史 
  • 国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秦汉和隋唐特别相像,汉和唐都是全盘接受收了秦和隋的制度。研究秦汉制度的,特别是律法的曾经很悲剧,80年代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把之前研究的东西全部推翻了。 陈寅恪先生的这部小书原先是他上课的讲义,属于隋唐史研究入门级的读物。 就官职来讲,大一统的秦传给了汉,光武中...  

评分

陈先生是真正的学问家,他的考据、论证详实且丰富。对涉及到的重点人物,都多加引证,相互佐证,堪为治学要道。然其文所涉深广,若非静心沉气,实难为继。各位在读的朋友,大家加油,好好读读!

评分

陈先生是真正的学问家,他的考据、论证详实且丰富。对涉及到的重点人物,都多加引证,相互佐证,堪为治学要道。然其文所涉深广,若非静心沉气,实难为继。各位在读的朋友,大家加油,好好读读!

评分

秦汉和隋唐特别相像,汉和唐都是全盘接受收了秦和隋的制度。研究秦汉制度的,特别是律法的曾经很悲剧,80年代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把之前研究的东西全部推翻了。 陈寅恪先生的这部小书原先是他上课的讲义,属于隋唐史研究入门级的读物。 就官职来讲,大一统的秦传给了汉,光武中...  

评分

秦汉和隋唐特别相像,汉和唐都是全盘接受收了秦和隋的制度。研究秦汉制度的,特别是律法的曾经很悲剧,80年代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把之前研究的东西全部推翻了。 陈寅恪先生的这部小书原先是他上课的讲义,属于隋唐史研究入门级的读物。 就官职来讲,大一统的秦传给了汉,光武中...  

用户评价

评分

余所观为三联书店1954年10月版,颇受启发。附录中义宁云:“本书所论,极为简略,仅稍举例,以阐说隋唐二代制度之全体因革要点与局部发展历程而已。总而言之,二代之制度因时间与地域参错综合之关系,遂得演进,臻于美备,徵诸史籍,其迹象明显,多可推寻,绝非偶然或突然所致者也。寅恪自惟学识本至浅陋,年来复遭际艰危,仓皇转徙;往日读史笔记及鸠集之资料等悉已散失,然今以随顺世缘故,不能不有所撰述,乃勉强于忧患疾病中,姑就一时理解记忆之所及,草率写成此书。名之曰稿者,所以见不敢视为定本及不得已而著书之意云尔。一九四〇年四月陈寅恪书于昆明青园学舍,时大病初愈也。”

评分

教授的教授

评分

大家。

评分

这次重读收获良多,很详细地做了笔记,发现陈先生的逻辑真的是条理清晰。陈先生的观点很明确,隋唐制度其源有三,一为北魏、北齐,二为梁、陈,三为西魏、北周。第一源直承汉魏晋,永嘉之乱后分为两脉,一为中原凉州存留之制,二为南朝东晋、宋、齐承汉魏晋之发展,二者在王肃北奔之后由孝文帝改革而一变为北朝制度之根基,为隋唐制度之主干;第二源为灭陈之后吸取的梁、陈制度(王肃北奔之后);第三源是北魏二分之后,宇文一氏在劣势情况下为抗衡高氏,以鲜卑习俗为主体杂糅本地汉族之制而托古周制所创设的“非驴非马”之临时制度,隋虽直承北周,但在制度上由于此特点所取北周之制甚微。以上为全书主干,另从礼仪、都城建筑、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枝节处分述。仅用正史史料考据出如此之源流,陈公之功力不得不让人佩服。

评分

不是一般的厉害,特别是了解到写作背景后,请收下我的膝盖,顶礼膜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