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腊风土记校注》中有趣之处的摘录 kikio 62 服饰:布有等级。 78 轿子有等级;伞皆用中国红绢为之,其群直拖地。 81 儒释道三教。 道教的像 中国社 中之石耳,亦不知其何所祖也。 88 国...
评分我没想到这样一本书,竟然留下了我在豆瓣最详细的一次笔记加书评。 大约800多年前,元朝人周达观随访来到暹粒,旅居于此一年左右的时间,并且留下了这本《真腊风土记》。 真腊,其实是(CIN-RAP)的音译,与今日暹粒(Siem-Reap)的称呼一样,后一单词意味战...
评分提起柬埔寨,你会想到什么,贫穷、红色高棉、西哈努克?在我脑海中的只有吴哥寺。 如今有关吴哥文字记载的是元代周达观所著的《真腊(现今柬埔寨)风土记》。周达观于1295年奉命随使访问真腊,其中逗留了一年,回国后写就“真腊风土记”,真实描写了当时各...
评分提起柬埔寨,你会想到什么,贫穷、红色高棉、西哈努克?在我脑海中的只有吴哥寺。 如今有关吴哥文字记载的是元代周达观所著的《真腊(现今柬埔寨)风土记》。周达观于1295年奉命随使访问真腊,其中逗留了一年,回国后写就“真腊风土记”,真实描写了当时各...
评分意义无需多述,讲讲习惯现代文阅读的朋友需要注意的: 1. 本书以明刊本为底本,对勘各本。读者往往只看了两三个字的原文,后面就接括号内长长一句说明版本A用的是什么字,版本B用的是什么字,非常影响阅读节奏。 2. 本书中注释所占比例非常之高,有时一页纸原文与注释比例可达1...
吴哥啊... ...
评分在暹粒的博物馆才知道周达观其人其书。原著很短,不足万字,主要是校注的内容丰富翔实,以伯希和的注为基础,又引入了日本中国等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包含了地理、建筑、民俗、词源学等方面的考证,非常长见识,有些地方近乎于推理小说,比如对于“屋头”还是“屋颇”的考证,这也是训诂工作的特色了,以前看杜诗阐释史也是这个感觉。以此书古今对照,总觉得唏嘘。《城郭》部分记载“石甚周密坚固,且不生繁草,却无女墙”,如今的吴哥已经被巨蟒般的古树拆解得分崩离析。对当时知识分子与文化的记载也值得着眼,读书人(班诘)“不知其所祖,亦无所谓学舍讲习之处,亦难究其所读何书。”儒文化很明显未曾像中原(唐人)经济那样辐射到这一地区。中原与吴哥的关系并非单方面的臣服,周氏记载吴哥人取胆(类似于今天的割肾)都不要唐人的,疑其发臭之源。
评分很有意思~!特别是诡异的风土人情,哈哈!
评分一本非常神奇的书,奇书奇书。每一句都不是白话,但保证每一句都能看懂。每一句都只是平铺直叙,但又感觉每一句都有吐槽。更奇妙的是,我到底哪来的这本书啊我想不通。(难不成…我借了书没还……不不不不不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评分准确地说应该是正在读,发现这种探秘式的书非常能吸引我,想到了网剧鬼吹灯呢~这是从柬埔寨回来后买的,一直压箱底,今天拿出来看,依旧吸引人。非常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