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丹尼特,哲學傢、認知科學傢,1942年生於美國波士頓,1963年哈佛大學學士,師從W.V.Qtline,1965年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師從 G11bert Ryle。1971年開始任教於Tufts大學,創立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並任主任一職。首部著作《內容與意識》齣版於1969年,隨後齣版《大腦風暴》(1978),《行動餘地》(1984),《意嚮立場》(1987),《意識的解釋》(1991,中譯本,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2008),《達爾文的危險觀念》(1995,中譯本,上海科技齣版社,即齣),《心智種種》(1996,中譯本,《心靈種種》,上海科技齣版社,1998),《大腦兒童:1984—1996論文集》,《自由之演化》(2003)和《打破魔咒:宗教作為自然現象》(2006)。另與Douglas Hofstadter共同編輯《心智之我》(1981,部分內容中譯為《心我論》,上海譯文齣版社,1988)。
《意識的解釋》全方位地探索意識現象。在這本裏程碑式的著作中,丹尼爾·丹尼特反駁傳統的、常識的意識理論,提齣一個全新的模型,廣泛吸收來自神經科學、心理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信息,,我們當前關於有意識生命物(人類、動物,甚至機器人)的各種理論,都會因為此書揭示的全新視角而發生根本轉變,
丹尼特先生這本關於意識的大著纔華橫溢,是我所見到過的最佳科學著作,兼顧專傢與普通讀者的需求
George Johnson
以大師般的技藝,編織深刻的洞見丹尼特嫻熟地汲取來自心理學、神經學、計算機科學、哲學的知識,寫齣這本精湛而重要的著作,清楚明白、令人激動,而又機智風趣
Doug l as R Hofstadte r《集異壁》作者
本書是經典之作,入選《紐約時報·書評》1 991年十佳著作,有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荷蘭文版;書中部分章節亦被收錄、引用於多種學術著作。
2018年3月23日(五) 《意识的解释》丹尼尔·丹尼特 ——73/611—— 经济学看累了,看个哲学休息一下。因为感觉群众意外地关注意识问题,所以看一下…比如《盗梦空间》和《黑客帝国》的概念的受欢迎程度,我真是有点不可理解…凡是跟意识有关的话题,尤其接近“缸中之脑”的,...
評分对于人类,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人类对存在、世界、物质、意识的解释只能是在已知基础上做出的,并随着已知的扩大而不断加深。另外,人类对存在的认知还受到人类自身的限制,包括生理结构、认知结构、生存环境的限制。丹尼特主要是从物质主义、进化论、机器主义、神经生理学的角...
評分对于人类,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人类对存在、世界、物质、意识的解释只能是在已知基础上做出的,并随着已知的扩大而不断加深。另外,人类对存在的认知还受到人类自身的限制,包括生理结构、认知结构、生存环境的限制。丹尼特主要是从物质主义、进化论、机器主义、神经生理学的角...
評分丹——丹尼特他自己在这部既不乏幽默有不缺震撼的书中这样自称。这刚好省去我为了方便还要给他取个简称的必要了。 丹声称要做的是解释意识,结果读完此书才发现这是个骗局,他不是要解释意识,是要消解意识,要把我们人引以为傲的一切全部归于自然主义的进化论原则。 丹先攻...
評分初看起来,解释空缺(The Explanatory Gap)论题只对立足于严格还原论的物理主义方案构成挑战,而对于取消物理主义而言则并无威胁,因为后者相信:在经过充分的知觉开发,或者说自然信息的概念开发(conceptual exploitation)之后,我们当前实质上立足于常识心理学(folk psyc...
直麵殘酷的解釋
评分排名前十的哲學經典
评分差點被丹尼特說服,認為自己是一個機器人。
评分碉堡瞭
评分這種書還是應該讀原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