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静出生于一个大地主的家庭,是一个中学生毕业生,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她毅然出走,只身逃到了北戴河谋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她对前途绝望了,在这样的时刻,那个在她眼中具有“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闯入她的生活,成为她生活的伴侣。然而,渴望着“独立生活”做“自由的人”的林道静并不满足于做余永泽的家庭主妇。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使她同那个冷酷自私的余永泽感情上出现了裂痕;余永泽的蝇营狗苟也使她看清了这个自私、平庸的男子的本来面目。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同共产党员卢嘉川等人的交往,革命的新天地更使她感到同余永泽的格格不入。终于,林道静斩断了小资产阶级感情的羁绊,离开了余永泽,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参加游行、散发传单、宣传鼓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经受了铁窗的考验,最后迎着敌人的水龙大刀,和革命队伍一道勇往直前。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人生历程,从中透视出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
除林道静之外,小说还塑造了卢嘉川、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投机钻营以求平步青云的统治阶级的奴才,也有叛徒、特务以及自甘堕落的青年,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在艺术特色上,整部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复杂,在处理人物形象时作者避免了简单片面的处理,而是以细腻的笔触伸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划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0多万字的大部头,如果情节和语言上不对胃口,看起来真是一段不甚美好的体验。前半部分看得是生气着急,后半部分是冷笑不屑。非常不喜欢人物时不时地眼里就流涌着泪水,感性地让人厌烦。想起结尾“一二一六”运动中打击学生运动的军警对年老的教授敬礼,表示自己也是中国人这...
评分40多万字的大部头,如果情节和语言上不对胃口,看起来真是一段不甚美好的体验。前半部分看得是生气着急,后半部分是冷笑不屑。非常不喜欢人物时不时地眼里就流涌着泪水,感性地让人厌烦。想起结尾“一二一六”运动中打击学生运动的军警对年老的教授敬礼,表示自己也是中国人这...
评分今天看了两本完全不一样的小说《青春之歌》与《十七岁不哭》。 完全不同的年代,完全不同的人物性格,完全不同的生活,但却是不同世代的同龄人,但却在某个遥远的地方神奇的紧密的贴合了我的心。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本好书,最重的是读者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跨越时间...
评分以前觉得几十年前人们的壮志激情很可笑。但《青春之歌》如此生动地描绘出那个过去社会的图景,让我觉得前辈们身上的激情不再那么难以理解,它不是盲目的、没来由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在摆脱时代命运的挣扎中一步一步得来的。 但现在的我们呢?常常无精打采,来不来就...
我觉得超好看!Orz
评分之前很多年,都觉得这本书讲的是祖父母辈那个时代的事,对于我来说,只是作为闲暇时光里不经意翻过的一本普通的书。现在才知道,它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仍然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评分你可以质疑它的技巧,但无法对小说中喷涌而出的激情与理想视而不见。它来自那么一个时代——人们坚信正义与平等必要建在此岸,并为此不顾一切。
评分尽管各种不喜欢,就为了作业。写书的那个时代真是单纯,甚至历史性上比所写的那个时代更简单更单一,现在看来当然比不上二流电视剧剧本,好在出发点的纯真完全不能与今天同日而语
评分1.现当代文学课让看的书。2、我真特么希望自己没看过这本书。3、谢谢戴婕给我的启发,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但是我还是想说主旋律害死人呵呵。4、莫名其妙地读出了卖安利的人的感觉。5、无言以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