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學史:從收容院到百憂解》一書中,愛德華·肖特嚮我們展示瞭社會對精神疾病不斷變化的態度,有苛刻的,有無情的,也有令人深受鼓舞的。同時,作者描述瞭好幾代科學傢與精神病醫師為緩解這些疾病所帶來的痛苦而作齣的努力。作者描繪瞭精神病學領域重要人物的生動肖像,並毫不留情地評判瞭他們在促進或阻礙我們理解這些精神疾病起源上所起的作用。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72.1 (1998) 153-155 Edward Shorter. A History of Psychiatry: From the Era of the Asylum to the Age of Prozac.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7. xii + 436 pp. Ill. $U.S. 30.00; $Can. 42.50. Edward Shorter is a historia...
評分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72.1 (1998) 153-155 Edward Shorter. A History of Psychiatry: From the Era of the Asylum to the Age of Prozac.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7. xii + 436 pp. Ill. $U.S. 30.00; $Can. 42.50. Edward Shorter is a historia...
評分19世纪的英国乡村,一间宁静的小教堂里,当简•爱和罗切斯特与他们的幸福仅有半步之遥的时候,一位来自西印度群岛的不速之客却打断了这场没有嘉宾的婚礼。面对不知所措的简,罗切斯特讲述了关于他妻子的故事:“伯莎•梅森•罗切斯特,她家三代有疯病,但是他们看我年轻...
評分出差路上一边读这本书一边发微博: 1、所有科学都要经历江湖骗术的考验,化学摆脱炼金术,脑科学挣脱颅相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抛弃精神分析这门伪科学。你用两片药,就摧毁了弗洛伊德花费几十年建立的城堡。 2、精神病学的进步说明,近三十年的变化是核变,想想康熙到光绪两...
評分谁能够写这样的书,我想除了美国人很难办到。 一个非医学科的人,能够了解这么多的学术名词,然后将这段历史讲的如此生动。这或许就是科学的态度。 读书做学问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相信只有这样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书,为的是一个信念:勇于探索,不断抛弃成见,去接近真理,为的是...
精神病學史的發展充滿瞭偶然和巧閤,第一次生物精神病學基本上就是隨便分個類,思路對瞭治療方法一個沒有。第二次生物精神病學和精神分析的鬥爭基本被目前的西醫中醫爭論翻版走瞭(?)最後的百憂解的部分讓人想起瞭嗦瑪,人類的任何痛苦都隻是一種精神病學上的疾病實體麼?還是說環境本身引起的大腦化學反應與疾病引發的化學變化是一緻的?讓人感到一絲隱憂。
评分原來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在西方早已被淘汰
评分這就是個人物史嘛...
评分頭暈。
评分每個領域都有門外人不可預見的喜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