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研究

陆九渊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邢舒绪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4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10071732
丛书系列:南宋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宋史 
  • 陆九渊 
  • 南宋 
  • 人物 
  • 邢舒绪 
  • 象山 
  • 論文 
  • 跳讀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陆九渊研究》包括家世与为学、槐堂讲学,心学体系的确立、在朝为官居,心学理论的宣扬、象山讲学,心学理论的完善等六章内容。南宋亦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所说:“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这两个朝代的气氛是不同的。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着重科学技术方面……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此话当然一点不假,不过如果将南宋与北宋相比较,李约瑟上面所说的话,恐怕用在南宋会更加恰当一些。

首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即就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而言,在南宋都获得了比北宋更大的进步和更广泛的应用。别的暂且不说,仅就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上,并制成为罗盘针使用这一点来看,它就为中国由陆上国家向海洋国家的转变创造了技术上的条件,意义十分巨大。再如,对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活字印刷术虽然发明于北宋,但这项技术的成熟与正式运用是在南宋。其次,在农业、数学、医药、纺织、制瓷、造船、冶金、造纸、酿酒、地学、水利、天文历法、军器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水平都比过去有很大进步。可以这样说,在西方自然科学没有东传之前,南宋的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

南宋军事力量虽然弱小,但军民的斗争意志异常强大。公元1234年,金朝为宋蒙联军灭亡以后,宋蒙战争随即展开。蒙古铁骑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它通过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就灭亡了西夏和金,在此前后又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横扫了中亚、西亚和俄罗斯等大片土地,前锋一直打到中欧的多瑙河流域。但面对如此劲敌,南宋竟顽强地抵抗了四十五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从中涌现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反映了南宋军民不畏强暴的大无畏战斗精神,他们与前期的岳飞精神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比叶适那本好,作者博论修改成,除147页对王阳明理解有偏外其它都很不错。陆家十世义居,兄弟六人除二哥总理药肆以供家用外,其余五人皆学有所成;少小有志有才,“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悟于13岁;殿上轮对五札;作《荆公祠堂记》,在南宋对王安石的一致讨伐中肯定荆公;倡“实学”,荆门之政整顿军备,改革币制,设地方医院。承孟子;鹅湖之会;与朱熹“太极”“无极”之辩;象山尊德性VS朱熹道问学;格物VS格心;简易VS支离;但共尊天理与纲常,认为天理与人欲对立;与朱熹读书穷理格物致知不同,象山认为读书并非明理唯一途径,且读时应以“义理”为先,而非“字字而议”的训诂学方法;道不外索,心即理,六经皆我注脚,尽信书不如无书,“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评分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陆九渊的书,书里对九渊先生生平,心学理论以及与朱子之间的学术争鸣作了详细阐释,读来能够了解陆九渊其人及心学。

评分

当今研究陆九渊者无出其右

评分

比叶适那本好,作者博论修改成,除147页对王阳明理解有偏外其它都很不错。陆家十世义居,兄弟六人除二哥总理药肆以供家用外,其余五人皆学有所成;少小有志有才,“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悟于13岁;殿上轮对五札;作《荆公祠堂记》,在南宋对王安石的一致讨伐中肯定荆公;倡“实学”,荆门之政整顿军备,改革币制,设地方医院。承孟子;鹅湖之会;与朱熹“太极”“无极”之辩;象山尊德性VS朱熹道问学;格物VS格心;简易VS支离;但共尊天理与纲常,认为天理与人欲对立;与朱熹读书穷理格物致知不同,象山认为读书并非明理唯一途径,且读时应以“义理”为先,而非“字字而议”的训诂学方法;道不外索,心即理,六经皆我注脚,尽信书不如无书,“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评分

比叶适那本好,作者博论修改成,除147页对王阳明理解有偏外其它都很不错。陆家十世义居,兄弟六人除二哥总理药肆以供家用外,其余五人皆学有所成;少小有志有才,“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悟于13岁;殿上轮对五札;作《荆公祠堂记》,在南宋对王安石的一致讨伐中肯定荆公;倡“实学”,荆门之政整顿军备,改革币制,设地方医院。承孟子;鹅湖之会;与朱熹“太极”“无极”之辩;象山尊德性VS朱熹道问学;格物VS格心;简易VS支离;但共尊天理与纲常,认为天理与人欲对立;与朱熹读书穷理格物致知不同,象山认为读书并非明理唯一途径,且读时应以“义理”为先,而非“字字而议”的训诂学方法;道不外索,心即理,六经皆我注脚,尽信书不如无书,“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