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Chiang Hsun)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台大、文化、輔仁大學,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創系系主任七年。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大學駐校藝術家,東吳大學通識講座《當東方美遇上西方美》教授。
現專事寫作繪畫、藝術美學研究推廣。舉辦個展、聯展二十餘場,著作有詩集、散文、小說、藝術史、美學專論、畫冊、有聲書等數十種,作品多次獲獎。近年在美學教育推廣方面,更推展向兩岸四地,散播無數美學種子,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大師蔣勳,從巴黎到大溪地的美學漫遊
高更,原本是巴黎股票市場的白領新貴,他卻放棄人人稱羨的職位、家庭、婚姻、妻兒、財富,一步一步走向棄絕文明的瘋狂藝術創作。從生命潛伏的本質角度,解讀神秘異域的原始荒野;高更,曾是巴黎股票市場的經紀人,一年有四千法朗的高薪收入,來往於上流中產階級社交圈。妻子梅娣,來自丹麥哥本哈根路德教派大使家庭,五個兒女,幸福美滿。然而,高更選擇放棄人人稱羨的職位、家庭、婚姻、妻兒、財富,一步一步走向他瘋狂藝術創作的過程。
當梅娣負擔著兒女,負擔著家庭,甚至負擔著背叛她的丈夫,高更卻從大溪地寄回了他與土著女子新婚的畫圖。為什麼他要出走?是什麼主導了他的生命選擇?在與文明決裂的信仰上,高更要走得並不順暢,為什麼卻愈走愈遠,至死無悔。十九世紀整個白種歐洲殖民主義的優越感被高更的美學徹底粉碎了。高更在妻子與大溪地土著中的選擇隱喻著後殖民的趨勢的反撲。高更在美學上的顛覆也成為後殖民論述裏重要的一環。
事情只是如此嗎?這本書,蔣勳由生命潛伏的本質的角度,解讀神秘異域的原始荒野,如何讓美學重新找到起點?困惑於物質追求與精神品質的兩難的人,如何真正從內在的精神上轉換自己,變成不再只是藝術形式的革命,而更是生命信仰上巨大的顛覆的人。充滿爭議性的高更,用他的生命實踐著值得人類省思的事,更藉由畫作,丟出了更多「天問」。
蒋勋评高更 通过高更的生平,尤其是辞去银行工作去塔希提的经历,虽然回答了为什么画作有那么强烈的颜色。这与梵高的浓烈不同。 文中提到毕沙罗,高更早期作品明显受其影响。最近看到一幅毕沙罗的绘画,描绘法国农村后院的场景,红砖小楼,干草堆等很像苏北农村,而这种小镇自...
评分 评分高更神秘、叛逆、充满争议,他代表着十九世纪末反欧洲文明、反白种人、反中产阶级、反殖民主义、反基督教优越感的原始美学。 他是现代艺术的启蒙者。他抛下了苍白矫情的欧洲文明,逃离塔希提岛,在原始的起点,寻找荒蛮中的奢华。 高更使原始、神秘的符咒、命运、窥探……交...
评分知道蒋勋,是因为读他解读红楼的作品。解读红楼的书很多,大家如周汝昌,秦派如刘心武,蒋勋的角度别出新裁,从作画的材料,如纸张、颜料、做工等,告诉我们当时贾家的繁华,普通人对艺术愚钝如我,是没法知道那点点作画的材料就可抵上当时怎样人家的家用花销,专业的蒋勋告诉...
评分认识高更是在另一本关于梵高的书里。梵高在阿尔的岁月里,创作出传世的向日葵系列,而这段灵感迸发、激情踊跃的创作巅峰,正是由高更相伴的。 所以高更于我,是一种奇怪的出场。两个男人的相遇为何可以带来如此强烈近乎毁灭的化学反应,我想知道,他是谁?他是梵高的谁...
比较全,印刷也比国内好很多。
评分之前看东京一年里面谈到高更与梵高的过往,对高更的生平充满好奇。一天之内读完,感觉在追逐自我的路上高更确实比梵高走得更远做得更决绝。梵高所做的都相对内向自我,从精神病院到自杀引来的只不过是人们的怜悯和唏嘘。而高更的反复出走,抛妻弃子,在原始社会追寻梦却是活着不逃避的勇气。
评分之前看东京一年里面谈到高更与梵高的过往,对高更的生平充满好奇。一天之内读完,感觉在追逐自我的路上高更确实比梵高走得更远做得更决绝。梵高所做的都相对内向自我,从精神病院到自杀引来的只不过是人们的怜悯和唏嘘。而高更的反复出走,抛妻弃子,在原始社会追寻梦却是活着不逃避的勇气。
评分我喜欢高更^^
评分比较全,印刷也比国内好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