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刚,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解放军报》记者、《中国减灾报》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留美幼童》等著作。
“我们讲天灾,离不开讲人,有很多时候,灾害的后果之所以如此严重,就是因为有人的失误。还有一部分灾害,本来不是什么严重的灾害,但是某些人为了某些利益集团、某些政客的需要,他会利用这种灾害的资讯,会有的,所以这样的,有的时候是人祸和灾害、天灾和人祸互为因果。”...
评分1976这个年份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无需多说。伟人去世,运动结束,还有唐山地震。我对唐山地震唯一的了解来自我的奶奶,在她老人家还能和人顺畅交流的时候,在我们还住在农村老房子的时候,奶奶说唐山地震那一年,我爸18岁,还在家里上学。夜里,突然地动山摇,于是我那身...
评分这本书是钱刚先生写的, 作为那个时代罕见的揭露负面, 显示人性的作品, 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是不言而喻的. 这部作品本身的重要意义还在于, 它毕竟给了唐山百万的在天之灵以告慰, 在此之前, 甚至他们的鲜血和尸骨, 都要被掩盖和粉饰, 最终蜕变成英雄主义赞歌上的血红色音符. 它带我...
评分我们为什么要记住 江左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死亡69000余人,失踪18000余人……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死亡……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我国汶川和玉树的...
评分最震撼的人心的东西,是不经过任何包装以最赤裸裸的状态呈现在你眼前的东西。 7月28日,那座真实的伤城,24万人,数字的背后满是血泪。 钱钢以他的专业素养真实地还原了那段日子,在这个浅阅读为主的时代,这本书显得弥足珍贵。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这本书略显头重脚轻,后半部分...
算不上经典。作者自己后来也承认,毕竟是八十年代的作品,不免采用了当时特有的一种抒情浓烈的视角和笔调,不够冷静和客观。但总归保留了大量真实的细节,令人震撼和动容。
评分“说的是1976年,7月28日那一天,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的中心在唐山。许多的房屋被震毁,许多人压在废墟间。……”钱钢老师说:我们需要对减灾投入更多新的思考。
评分“说的是1976年,7月28日那一天,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的中心在唐山。许多的房屋被震毁,许多人压在废墟间。……”钱钢老师说:我们需要对减灾投入更多新的思考。
评分算不上经典。作者自己后来也承认,毕竟是八十年代的作品,不免采用了当时特有的一种抒情浓烈的视角和笔调,不够冷静和客观。但总归保留了大量真实的细节,令人震撼和动容。
评分算不上经典。作者自己后来也承认,毕竟是八十年代的作品,不免采用了当时特有的一种抒情浓烈的视角和笔调,不够冷静和客观。但总归保留了大量真实的细节,令人震撼和动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