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舆论史

中国新闻舆论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福建龙溪人。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后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支持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去厦门大学任教,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32年后陆续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推动小品文的创作,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6年旅居美国。1947年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北。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出品人:
页数:191
译者:刘小磊
出版时间:2008-12-1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8098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语堂 
  • 新闻 
  • 传播学 
  • 舆论史 
  • 传媒 
  • 历史 
  • 舆论 
  • 社会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中国较早概述中国舆论演变过程的专著。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自古代到现代以来的民意是如何表达的?作者份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部分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者和普通大众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时间公共批评。

作者尤其关心中国古代清议与朝廷权威之间的斗争以及民国时期新闻报业所代表的民意与国民政府的斗争,这再作者看来是民主再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再书中强调新闻报道要贴近人的内心和生计、要有人情味、要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喜闻乐见、要用脚写作(指要多实地采访)等等,对当今的新闻工作不无裨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最近提到这个词还挺多,民国范儿。 有姑娘照了酷似周璇的艺术照,有人在聊起张爱玲的时候反复提及胡适,几个月前新周刊的专题是《民国范儿》,再往前几期的新周刊《可怕的大学》中,提到的八位大学校长(蒋梦麟,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 罗家伦,任鸿隽,胡先骕。)你...  

评分

现在才想起来,寒假在晓风书屋里,抱着包括《光荣与梦想》这样的大部头在内的3、4本书时,拖着行李箱迟迟留恋,翻看这本橘红色封面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是因为什么。 因为它的副标题,“一部关于民意与专制斗争的历史”。 原谅我成为眼球动物,书籍的装帧和CD的封面设计往往...  

评分

评分

林语堂写的,内容就不必多说了,比新闻系时《中国新闻史》的教材有趣多了~~借鉴之处比比皆是。 这是一部关于民意与专制斗争的历史。推荐~ 推荐啊~  

评分

还是古代部分的舆论分析更见其意义。后面近现代部分都是史料,还不及方汉奇那课本来得详细,不过,奇闻异事倒是诉说得详尽。另外,林大师论及的在中国古代媒介缺失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文人学士以及有识之士在舆论形成方面所做的努力。只是,我的疑问是,书中论及的舆论行...  

用户评价

评分

文中跳出来的“林氏幽默”真让人开着一笑,译者很用心。若要了解,最好先看了本中国新闻通史,毕竟里面硬伤太多。放到现在,里面的语言仍有借鉴意义。

评分

文中跳出来的“林氏幽默”真让人开着一笑,译者很用心。若要了解,最好先看了本中国新闻通史,毕竟里面硬伤太多。放到现在,里面的语言仍有借鉴意义。

评分

林语堂著述的中国新闻舆论史,重点显然还是放在“舆论”上了。林语堂写作的年代,民意与专制的较量仍在激烈进行。由这本书可见,林语堂并不是真正的闲适者,他只不过选择了一条与左翼“革命”路线不大相同的路线。

评分

对比如今

评分

舆论为主,新闻为辅;学论为辅,政论为主;借古为辅,讽今为主。 感谢傅大头学长推荐,感谢豆瓣帮我选版本~感谢amazon提供打折……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