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北宋前期对辽作战为研究对象,系统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原始史料进行分析,从战略思维与文化、战役法、战术传统等层次分析宋辽战争的得失。不仅澄清了宋初军事史中的若干疑点,而且跳出了传统史学叙述中以“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粗略解释北宋对辽战争屡屡受挫的窠臼。提出,宋初对辽战争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急速攻取、弹性防御、弭兵休战等不同取向和特征,其间也曾掺杂着和平解决的努力和可能性。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是在不同层面上受到战略思维、五代军事传统遗留、文人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还有什么事能比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下手捧一本中意已久的书慢慢阅读更让人愉悦呢?当然,额,其实还挺多......言归正传,这是一本好书,尽管有一些结论不敢苟同。 书中呈现了宋辽二十五年的战斗历程,这期间宋朝由攻转守,最终不再北图。每每读到这些,我都只能一声叹息...
评分读过曾先生这两本书的电子版,印象模糊,所以读纸质版时并无特别期待,可读完后却深感叹服。 宋代积弱,历来以为是兵不见将、以文制武、外交求和、军队软弱的结果,这其实是明清史家的误会,相沿不改,这就忽略了赵匡胤曾长期专任边将,后来即使文人守边,也是各国通例,且这...
评分阅读者:童生-古丹(学号:Y003) 书评:1篇,年度书评:1篇 这本书非常牛,为什么呢? 从名字就能大概看出来,是一本讲北宋初期宋辽军事斗争的书。这本书与其他的类似的研究古典军事的书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军事史本身在断代历史研究中属于小众、冷门的领域,很大程度...
评分以西方战争理论为工具,从战略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的战争战略问题,堪称可贵的探索。此书引征可谓庞杂,论据也颇具诱惑力,虽然结论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从宋辽战争中的各次战役来看,宋军的胜败成因非常复杂,它既与作战时机的选择是否得当有关,也与战场指挥、将领之间的...
评分昨天到博雅堂及野草,看到新書架子上的這部書。首先見到的是《拓邊西北》,翻了翻序言,感覺蠻有趣的,雖然自己對宋史專業瞭解不多,但一直有些興致,看書也是胡亂看看。前幾天剛好在看宋本十一家注孫子,聯想到之前聽說的,好像宋代把歷代兵書都彙刊了,有一套可資利用的標準...
坐等上线
评分看一遍也太浪费了
评分终于再版
评分北汉在宋辽之间就好比是杜蕾斯,有这玩意,双方再怎么擦枪走火,也不会有太坏的结果。没这玩意,双方只能亲视对方,而且接下来的动作都是拳拳到肉。
评分再版得一蟹不如一蟹,脚注非要改成尾注,凭空增添阅读难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