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中的政治

藝文中的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臺灣宜蘭人。現任長庚大學醫學系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青年時期有志於社會改革,後感於體制改造有賴於社會文化的潛移默化,遂投身學術研究。長年耕耘歷史學,致力推動人文學跨領域整合與跨域合作;近年關注南宋士人群體的多元性,以及社會文化與政治發展在不同領域、面向的交互作用。著有《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等書。習史近五十年,眷戀南宋;樂於優游史料間拾掇新議題,年屆古稀,猶興味盎然,不知老之至矣。

出版者: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黃寬重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NT$4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05321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宋史 
  • 社会史 
  • 南宋士大夫 
  • 历史 
  • 黄寬重 
  • 政治史 
  • 宋 
  • 港台版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首以〔緒論〕闡述南宋特殊的立國形勢與隨之衍生的政治文化轉變,協助讀者掌握南宋一朝的概略認識。

2.〔議題編〕跳脫傳統單一事件或領域的視角,整合南宋史各領域的成果,關注政治與文化之間的交互作用,尤其強調南宋晚期的重要性,希冀對南宋歷史發展提出較宏觀的論點。

3.〔研究編〕各篇雖有側重的主題,但主要都在呈現士人群體促成的社會力與文化力滋長:

(1)藉由士人間的藝文交流,得知世家大族如何以藝文建構傳承、拓展人際關係。

(2)分析士人群體以鑑賞珍稀文物作為交流媒介,如何由藝文活動發展為專業知識建構。

(3)以劉宰為個案,討論在政治與社會環境變化下,南宋士人在廟堂之外追求的生命意義。

4.〔評述編〕二篇,其一評述當代重量級唐宋史學者鄧小南教授所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其深度非一般的書評可比擬;其二闡述已故中國社會史學者陶希聖先生思學歷程與其禮、律研究之貢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议题编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对于 今后南宋史的研究 颇具启发性 研究编里 南宋士人的艺文交往部分琐碎 就跟记流水账一般 刘宰研究 相比于刘子健先生更加侧重于考察其人脉网络 重视友伦关系 这应是黄氏这几年的研究倾向所在 收录的书评是评价南姐的代表作祖宗之法一书 也值得一读 ps:黄宽重先生还是以政治史 军事史 家族史等研究所见长

评分

立意虽佳,但材料琐碎不易读

评分

深耕南宋,偏重中下层士人的力作

评分

绪论、议题编和余论富于灵感,个案研究则做得绵密细致,以文集入手研究南宋史是亮点。作者有编织大网的构想,但由于个案与绪论、余论并未紧密配合,所以整体意图至少在这部论文集中并未实现。核心部分“研究编”六项个案研究,仅《中兴继统下的南宋艺文风尚》紧扣书题“艺文中的政治”,但不属于作者一再强调的南宋中晚期研究。其它几项人际关系研究对认识南宋政治史有启发性,但未见明显突破。以“兰亭雅集”作为主线来串联来源多元的士人会社不妥,也未解决实质性问题。或许其中刘宰个案后续研究值得期待,可与孙应时研究呼应,充实作者一再倡议但尚未充分论证的“嘉定现象”议题。而“嘉定现象”框架上并未脱韩明士、刘子健窠臼,是对二人相关学说的补充。个人认为艺文可以作为观察南宋史的钥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好的风景,但未打开新的天地。

评分

议题编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对于 今后南宋史的研究 颇具启发性 研究编里 南宋士人的艺文交往部分琐碎 就跟记流水账一般 刘宰研究 相比于刘子健先生更加侧重于考察其人脉网络 重视友伦关系 这应是黄氏这几年的研究倾向所在 收录的书评是评价南姐的代表作祖宗之法一书 也值得一读 ps:黄宽重先生还是以政治史 军事史 家族史等研究所见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