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人類學的游牧社會研究為基礎﹐重新詮釋考古與文獻所見的漢代中國北方三種游牧人群社會――草原游牧的匈奴﹐高原河谷游牧的西羌﹐與森林草原游牧的鮮卑與烏桓――以及他們與漢帝國間的互動。本書說明這些游牧人群﹐為了適存於華夏邊緣形成所造成的新情境﹐而發展各自的專化游牧生計﹐並形成特定社會政治組織﹐西羌的「部落」﹐匈奴的「國家」﹐以及烏桓﹑鮮卑的「部落聯盟」。他們藉此與漢帝國互動﹐在漢代形成不同的北方華夏邊緣﹔後來這三種北方華夏邊緣﹐又不同程度的延續至明清時期。
---------------
本书简体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12月率先推出,但内中是否有所删节修饰,则留待读者诸君自行比勘了。
王明珂﹐1952年出生於台灣。1992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任教於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東吳大學等校。1994至2003年間﹐曾多次到川西岷江上游山間﹐從事累計約一年的羌族田野研究。2003至2007曾多次到四川﹑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考察當代環境與牧業。目前進行康藏之族群與文化研究﹐以及中國西南民族研究。主要的學術志業為﹕藉由對種種歷史記憶﹑文本﹑表徵之分析﹐由長程歷史與人類生態觀點探索古代華夏與華夏邊緣之形成過程﹐及其歷史演變﹐以此建立具反省與反思性的歷史新知﹐並期望此歷史知識記憶能促進人群社會之公平﹑和諧與共榮。著作有《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聯經,2003)等。
建武五年是东汉的第五个年头,关东刚刚平定,陇右、西蜀尚未征讨,这一年对于天下,仍然是干戈扰攘的一年,但是对住在河西走廊边境上的人们,这一年跟往年没什么不同,八月初的时候,张掖郡居延都尉府治下的甲渠候官署,发生了一件小事。 八月八日,客居此地、名字叫做让的平民...
评分从游牧社会看国家起源 辉格 2014年4月9日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058.html 在现代世界,国家已成为笼罩一切、无可逃避的存在,然而,国家最初如何形成,在何种条件下形成,仍是个众说纷纭而鲜有定论的问题。 通常,当我们想探索一种东西的起源时,容易想到的下手之...
评分虽然在我残存的记忆中我已经读过王明珂的《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 但重读时的陌生感依然是我始料未及的 有可能是在系统读完其他内亚边疆著作后有了新体会 作为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的台湾学者 作者具有深厚的中英文学术功底 (请看看他令人生畏的参考文献 包...
评分@2018-07-30 23:34:08
评分读的时候心情很浮躁,没有认真读好。
评分有点象博士论文,作者在国外接受过系统教育。
评分读的时候心情很浮躁,没有认真读好。
评分讀了最後兩章,覺得作者好大膽~ 不過文筆非常好,很好讀,非人文學專業者也可以當枕邊書念。十分十分有趣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