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感

大流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约翰·M·巴里
出品人:
页数:636
译者:钟扬等 译 金力 校
出版时间:2008-12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847225
丛书系列:哲人石丛书
图书标签:
  • 科普
  • 医学
  • 历史
  • 医学史
  • 疾病
  • 科学人文
  • 科学
  • 瘟疫
  • 流感
  • 历史
  • 疫情
  • 医学
  • 公共卫生
  • 20世纪
  • 疾病传播
  • 流行病
  • 科学
  • 社会影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主要内容: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最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二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作者简介

作者:John M. Barry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的撰稿人,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其著作《细胞变异》被译成12种语言出版,《潮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洪水及其对美国的影响》获“史密斯奖”、“南方图书奖”等众多奖项。《大流感》被美国科学院评为2005年度最佳科学/医学类图书。

译者:

钟扬,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植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博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教授、西藏大学教授等。

金力,现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所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美洲华人遗传学会会长, 教育部现代人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摩尔根-谈家桢国际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现为《人类基因组学》(英国)主编、《人类生物学》(美国)、《突变研究》(美国)、《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中国生物学前沿》(中国)、《人类学杂志》(克罗地亚)等杂志的编委。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部:斗士
第二部:蜂群
第三部:火匣
第四部:起始
第五部:爆发
第六部:瘟疫
第七部:竞赛
第八部:丧钟
第九部:苟延
第十部:终场
后记
致谢
注释
部分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断断续续读了一部分,感觉书的内容贯穿了现代传染病学的历史,从巴斯德发现感染的原理开始,若干继承者不断深入探索,直至发现DNA/RNA遗传机制为止。 虽然以1918大流感为题,感觉事实上并不是那次流感的纪实。  

评分

评分

1、大刘在《三体》中说过: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联想到此次新冠肺炎,中国控制的还算成功,虽然初期whzf做的不尽如人意,但好在现在已经基本控制住了,然而国外一些媒体及民众却不以为然,觉得中国有点小题大做,甚至有的还嘲讽中国,但现在疫情已经在全世界呈...  

评分

最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禽流感,想弄明白如今的禽流感是否会发展成类似1918大流感的“全球大瘟疫”。大流感不是个愉快的话题,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可怕现实——1959至1997年,只有2人感染禽流感且无人死亡;1997至2005年,三类禽流感病毒造成200多人感染,病患成群出现,...  

评分

在读这本书之前就已经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历史上最璀璨的时代之一,不过那时候是只知道对物理学和化学而言是这样,现在才明白那个年代果真是现代自然科学的辉煌年代,是有金色光芒笼罩的黄金时代。大流感的那个年代,1918年前后,恰好是一战快要结束的时候,那是刚从世...  

用户评价

评分

应该给这本书10颗星。

评分

机构军队平民医生科学家人体人心城市国家,无一不受到流感的侵害,血雨腥风之下,无数个体的人生从此被改变。而疾病带来的孪生兄弟恐慌,又使文明大厦几近将倾。百年已逝,纵使医学攻克了许多难关,但仍应保持敬畏。人性不能被挑战,真相不应被隐瞒,信任不当被辜负。健康的背后,还有无数科研者夜以继日的攻关。读罢不由得对细菌学家埃弗里肃然起敬,全神贯注的投入实验,不断向末端深挖,从失败处改进实验方式,年复一年的等待与重复,才得出了基础理论的成果。身体力行的诠释着:说者自说,做者自做。

评分

想起了《集装箱改变世界》,挺喜欢这种类型的科技历史,不光介绍了流感历史,还介绍了美国现代医学开端,医学校史,一战(各国军队聚在一起流感传播)

评分

2009,5

评分

从2月28日流感扩散到10月27日韦尔奇致电公共卫生部确认病原为菲佛氏杆菌,耗时整整8个月。虽然8个月在今天看来绝对太过漫长(而且结果是错误的),却是整个美国现代医学崛起并正面与大规模流行病对抗的第一仗。前哨战士兵:解释与完善病因的希波克拉底与盖伦,巩固病菌学说地位的科赫及其武器科赫法则;战壕挖掘者:霍普金斯大学、洛克菲勒研究所及美国现代医学先驱韦尔奇;第一班战士:贝克、刘易斯、埃弗里;炮手:肖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