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的典范
《枪炮、病菌与钢铁》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结合了当代最前沿的基因科学、气候研究、疾病研究的技术,为我们重新讲述罗马覆灭背后的故事
◎ 编辑推荐
☆ 利用最前沿的基因科学、气候科学和疾病科学,向我们解释了罗马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结构性危机,以及他们在面对这种危机的时候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 本书论述的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章节之一:罗马帝国的灭亡。并且是第一本研究气候变化和传染病在罗马帝国的崩溃中所起作用的著作,叙述了自然战胜人类野心的故事。
◎ 内容简介
凯尔·哈珀将宏大的历史叙述与最为尖端的气候科学和基因研究结合在一起,指出罗马帝国的命运不仅是由皇帝、士兵和野蛮人决定的,也是由火山爆发、太阳周期、不稳定的气候以及致命的病毒和细菌决定的。他从罗马帝国的二世纪的巅峰时期一直叙述到七世纪拜占庭帝国的支离破碎的局面。哈珀描述了罗马人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如何复苏,又如何再次面临危机,直到再也无法承受“小冰河时代”和反复爆发的鼠疫的打击。
《罗马的命运》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全面描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如何面临和忍受环境的压力,最终依然崩溃的。罗马帝国的例子提醒我们,气候变化和细菌进化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塑造了我们居住的世界。
◎ 名人推荐
这是一个伟大文明与隐形敌人长期斗争的故事。在公元160年的帝国全盛时期,由著名的罗马大道和繁华的港口连接起来的辉煌城市,正等待着来自非洲中部和西藏高原致命的病原体。然而,在变幻莫测的太阳光芒下,在时而被火山尘埃遮住的天空下,或者缺少雨水的天空下,帝国依然顽强地坚持着。哈珀对帝国居民和其邻居如何面对这些灾难的描述充满人性,同时对他们所面临的风险的描述令人不寒而栗。写得精彩,既宏伟又富有同情心,这真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彼得·布朗,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
在这段引人入胜的历史中,凯尔·哈珀展示了疾病和环境因素不仅是罗马帝国最终崩溃的原因,也是罗马衰亡前几个世纪面临的严重问题的原因。哈珀引人注目的警世故事记录了致命的鼠疫、病毒热和其他瘟疫,这些瘟疫一次又一次地蹂躏着人们,导致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敌军。人们不禁要问,帝国是如何维持如此长的时间的。
——埃里克·克林特,乔治华盛顿大学古代史和考古学教授
凯尔·哈珀是21世纪的爱德华·吉本。在这本非常重要的书中,他揭示了罗马帝国的衰亡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的重大教训:人类可以操纵自然,但永远不会战胜它。
——伊恩·莫里斯,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和古典学教授
凯尔·哈珀对罗马帝国的衰亡的非凡的新描述扣人心弦,而又让人心生恐怖,书中讲述了人类行为与各个系统、病原体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哈珀书中的主角不是人类,但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埃玛·登奇,哈佛大学古代史教授
这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生态和环境方面的最好描述,既有学问,又生动,而且是最新的。
——约翰·罗伯特·麦克尼尔,乔治城大学环境史教授
《罗马的命运》是罗马世界研究的一个突破——无畏、创新,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沃尔特·沙伊德尔,斯坦福大学古代史教授
◎ 获奖推荐
媒介网站2017年度图书之一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2017年度图书之一
福布斯网站2017年伟大的人类学和历史书之一
《联邦党人》2017年度图书之一
美国出版商协会2018年专业学术卓越奖荣誉奖
◎著者简介
凯尔·哈珀是俄克拉何马大学古典文学和文学教授、资深副校长兼教务长。哈珀在俄克拉何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哈珀的研究集中在横跨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早期的社会和经济史上。哈珀的作品还有《晚期罗马世界的奴隶制,公元275—425年》(剑桥大学出版社,2011年)。这本书被美国历史协会授予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德奖,并被中西部和南部古典协会授予杰出出版奖。
◎译者简介
李一帆,2012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数学系,数学与统计专业学士与硕士,业余从事考古及相关资讯翻译。
大多数人对于大型传染病的记忆,也仅限于2003年的SARS爆发。但其实,传染病的历史与人类历史几乎一样长(甚至更长)。在漫长的古代岁月,那个没有任何现代医疗,也缺乏基本的流行病知识的年代,瘟疫的反复爆发,及其带来的不计其数的死亡,曾经无数次改写了人类的历史。 一直痴...
评分 评分正常看书还是纸质的好,可是这书卖的也太贵了,写那么多有什么用,就是贵,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36985214785223698852147852369985211478836699888
评分大多数人对于大型传染病的记忆,也仅限于2003年的SARS爆发。但其实,传染病的历史与人类历史几乎一样长(甚至更长)。在漫长的古代岁月,那个没有任何现代医疗,也缺乏基本的流行病知识的年代,瘟疫的反复爆发,及其带来的不计其数的死亡,曾经无数次改写了人类的历史。 一直痴...
评分“过去认为影响罗马命运的主角是:皇帝、蛮族、将军、军士、奴隶。现在换个角度,认知到“非人因素”其实更有决定性:细菌、病毒、火山、太阳黑子周期。换言之,气候变迁与疾病瘟疫,才是决定剧本的匿名作者,将相英雄只是棋子。” 01 — 英文版是2017年出的,算比较新的书。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评分天道难知,所以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但是我们对气候与疾病对人类的影响,已经有了这么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已经对人性与天道略有所知了吧。
评分前几天看到普林斯顿大学社的员工访谈,说他们经常是自己有了一个想法之后,再去找这个领域里适合的学者去写作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编辑和学者合作沟通的产物。我不清楚这本书的具体情况,但是可能PUP是这几个常见的大学社(牛津哈佛etc)里面最有学术前瞻性和最有想法的了。这本书就是如此,你很难看到一本人文学科著作里能引用到2000年后的基因分析研究成果,并且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自然疾病群并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疾病池,人类活动也改变了病毒和细菌的生存模式;每一种疾病都有其自然史,鼠疫并不是一种无条件杀伤性的可怕的天谴,而是有其苛刻的形成条件)。甚至你都不清楚到底人文的部分和自然的部分哪一部分权重更大。这本书前瞻到处在很多人的认知范围之外,甚至到国内很多人压根接受不了的地步。
评分荡气回肠、波澜壮阔的学术专著,像一部扣人心弦的纪录片。罗马帝国是如何衰亡的?自爱德华吉本以来,无数学者孜孜以求。本书利用地球的“自然档案”和前沿的考古、地质、气候、基因等研究数据,充分论证气候和疾病如何影响罗马帝国的繁荣、衰败,如何塑造它的进程和结构。偶然适宜的地中海气候造就了罗马的繁荣,但广大疆域内农业、人口、城市、交通、贸易网络的发达也促成了各种瘟疫的大规模传播,不断重创帝国元气,摧毁了古老的多神体系,为宣扬末世信仰的基督教的兴起铺平道路。这就引起一个悖论,罗马帝国越强大,在全球气候和瘟疫的进攻下,它就越脆弱。尤其是来自东方的敌人给了罗马最严重的攻击,如中亚干旱导致匈人西迁进攻罗马,青藏鼠疫通过海洋贸易肆虐了罗马。罗马经验告诉我们,地球的故事就是这样,任何伟大文明,大自然可造就也可摧毁。
评分本书大致展现了一条因果链:气候->生态、农业和瘟疫->政治和军事->文明的兴衰,强调了历史研究中非人为的那部分因素(”真正重要的历史变化也只是沉默的“),与宫崎市定的”景气周期“异曲同工。新冠时期读本书,才知道历史如何重演,以及我们如何的无能为力和一无所知,即使是进步了千年之久。可悲可叹的罗马,再一次倒在了瘟疫之下。而这次倒下的,又何止一个罗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