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克礼(1888—1959)
日本现代美学大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毕业,1930年后开始于东京帝国大学担任美学教职,致力于美学、艺术学研究与哲学著作翻译。译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著有《美学原论》《现代美学的问题》《幽玄与物哀》《东洋的艺术精神》等,为日本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暨代表人物。
*
译者:
王向远,学者,翻译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东方文学、日本文学、中日关系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及各种单行本著作二十余种。
侘——在阴暗处照亮美
寂——从破灭中寻找真
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
“侘寂”(wabi sabi),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寂”见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妙趣作品:吟咏 苍古,带着“余裕”的态度自由游走于日常生活间。侘寂,正是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的独特日本美学。
本书收录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同时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心得与审美理念,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
***************
编辑推荐
★日本美学大师大西克礼至高代表作,探寻“侘寂”美学渊源的东方文化经典
*
★特别收录松尾芭蕉等古典俳句大师创作论,中文世界独家译出,便于对照阅读
*
★北京师范大学东亚比较文学教授王向远潜心精译、专文导读
*
★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
★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一种重新发现美、感受美的生活方式;理解侘寂,就是真正理解日本。
*
★侘寂[wabi sabi]不过就是——
枯树、落叶、顽石、古藤、 草庵、荒草、黄昏、阴雨
水墨色、烟熏色、复古色、大地色、莫兰迪色
磨损感、陈旧感、黯淡感、朴素感、单调感、清瘦感
*
★建筑师、设计师与产品经理们的创作理念之源,影响当代各个艺术领域的原点思维与终极答案。
*
★当代生活中的侘寂之美——
原研哉:美是克制,追求极致的“这样就好”。
安藤忠雄:我想要作品像是没有任何多余元素的空白画布。
山本耀司:穿着肃穆颜色的女人别有韵味。时装界,需要一点点昏暗。
杉本博司:古老的事物,会转变成前卫的事物。
其实这本书刚刚开始的时候读起来很费力。 在我接触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日本美学的了解大概也就是三岛由纪夫的暴力美学之类的——我不过是个十八个大门外的妹子罢了(笑)。 其实这本书主要谈论的是“寂”这一在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特别是俳谐美学的关键词和重要范畴,但是作为我...
评分侘寂美学,是我最欣赏的日本文化精神,因为懂得克制是一切幸福感与安全感的源头。 每一个人都想要改变自己,但难免在以往的经验里找方法,或者只是形式上的模仿别人,但这都难以做到真正的改变。 日本老牌的美学概念“侘寂”,虽然源头来源于中国,但在唐宋期间,中国的审美处...
评分 评分 评分“日本美学关键词”之侘寂(wabi sabi) 侘わび——在阴暗处照亮美;寂さび——从破灭中寻找真。 生于茶道与俳句 “侘寂”,是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特别是俳句美学的一个关键词和重要范畴,也是与“物哀”“幽玄”并列的三大美学概念之一。 “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
好书,扎实而不晦涩,在我个人,看完敢说对于以“侘寂”为代表的日式美学稍微有点认识了,但俳谐也好、茶道也好,在我看,都是精致到小气了,我仍然觉得都抵不过一首春江花月夜啊,“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那里有自然、有人、有时间、有思考、有无常,还有一点我仍然觉得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豪情。我还是喜欢哪怕粗野,但特别带劲地活着。
评分周末穷极无聊,闲且惫矣,读《日本侘寂》毕,少年心事当横云,如果云倦了,发觉生活亦在周围那些朴素且细微的事物,方才慢慢有了侘之心。我九十岁的外婆以前唠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惜物啊”,故养猫必高寿,种菜必肥鲜,烧菜也最为好吃。后来我才知道了,凡事必先体己方才能达物之情,在闲寂中触碰到事物的恒常之美。偶尔翻开这本书,其实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生活。余一日三省吾身:“孤独吗寂寞吗冷吗?”“寂乃风雅之体,即使身穿千层绫罗,也不忘一层寂。”——且还有茶禅可以参,俳句可以学。
评分“侘寂”(wabi sabi ),日本文化与设计的原点思维,一个时髦得要死的词,一个几乎被封圣的美学概念,所有日本文化迷都爱它,但它玄之又玄。什么是“侘寂及其所创造的”呢?是原研哉,是杉本博司,是MUJI和Twitter。但"是什么创造了侘寂”呢——是茶道与俳句。本书会带着你回到“侘寂”的原点,两个古老的源头:从千休利的“一期一会”,到松尾芭蕉的“风雅之心”,从词源开始,从策源地开始,从虚无之美的尽头开始,理解“侘寂”是什么。
评分半本原作,半本资料?
评分本书宜雪,宜灯。晴窗雪下看前半部,如教师作论,梳理透辟,冷冽微寒。一灯如豆看后半部分,家常里透着禅机,形式是侘寂的,内里却是丰盈的。对日本文化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在读了铃木大拙之后,来读一下大西克礼。又,译文很讲究,装帧也很妥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