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爾·麗蓮·伏尼契
Ethel Lilian Voynich,1864—1960
愛爾蘭作傢
1864年生於愛爾蘭,21歲畢業於柏林音樂學院
數學傢喬治·布爾和哲學傢瑪麗·埃弗勒斯之女
29歲與流亡的波蘭裔藏書傢威爾弗雷德·伏尼契結婚,晚年移居美國
33歲寫下代錶作《牛虻》,在中國和前蘇聯引起巨大反響,先後被改編成多部歌劇和影視作品
這是一個關於信仰和英雄的故事。
十九世紀的意大利,當少年亞瑟還在為青梅竹馬的誤會煩惱時,得知敬愛多年的神父竟一直在欺騙自己,心中的偶像瞬間崩塌。沉重的打擊令亞瑟憤然離傢,唯有對自由的信念支撐自己。
十三年後,一位堅毅冷酷的革命鬥士“牛虻”迴到意大利,以犀利的諷刺文章抨擊教會的統治。一次行動中,牛虻被捕,在獄中見到瞭前來勸降的神父。原來,牛虻就是曾經的亞瑟,但此時此地,兩顆曾經彼此相係的心卻因不同的信仰南轅北轍。麵對支離破碎的人生,牛虻做齣的選擇震撼瞭一代又一代讀者。
“我一定要走自己的路,追隨我所見到的光明。”
編輯推薦:
- 勵誌榨淚機,給麵對睏境堅持勇敢的少年,和仍需被感動的成年人
- 殘酷而熱烈的信念之書,一百多年來無數讀者在此重獲力量
- 恨不起來的反派,並不完美的主角
- 愛爾蘭女作傢伏尼契代錶作,影響幾代中國讀者的外國名著,全球賣齣逾450萬冊
- 口碑譯本,劉小楓教授解讀推薦
“你最爱的人是谁,实际上并不是我。” 门已经关上了,他知道无可挽回,那个加利利人再一次胜利了。亚瑟倒在狱中的草席上。 红色的地毯撒满玫瑰花瓣,唱诗班走的井然有序,蒙太里尼也在其间。所有的玫瑰花瓣在他的眼中都变成了亚瑟的血,一滴一滴,喂养着那贪婪的唇。他知...
評分亚瑟死了,亚瑟到底死了。 将书远远扔开,五秒后,又走过去弯腰捡起。治疗眼睛干涩的好东西并非只有新乐敦。 虽然当初仅仅是因为看见难得装帧符合口味的伏尼契; 虽然明明是因为无聊一上来就直接翻过结尾的,明明早就听见了枪声。 但,一页一页的走过亚瑟,走过波拉,走过...
評分 評分和刘小枫一样,我从来也不觉得牛虻是一本革命小说,所以每每有人把它和那本炼钢的扯在一起,我都觉得挺搞笑。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初中一次期中考试前夜。那时候有考前晚上必看漫画的古怪习惯,好像这样就会考得比较好似的。不巧机器猫借出去了,就顺手抓了这本来看。结果被深...
評分“你最爱的人是谁,实际上并不是我。” 门已经关上了,他知道无可挽回,那个加利利人再一次胜利了。亚瑟倒在狱中的草席上。 红色的地毯撒满玫瑰花瓣,唱诗班走的井然有序,蒙太里尼也在其间。所有的玫瑰花瓣在他的眼中都变成了亚瑟的血,一滴一滴,喂养着那贪婪的唇。他知...
21世紀20年代標記的第一本書
评分有時間來看一看這樣一本書吧,真的很有價值
评分閑暇時光能夠閱讀這樣一本書,真的很好。
评分經典好書,能夠收獲很多知識,情節也很吸引人。
评分一本少有的觸及人靈魂深處的好書:英雄可以被毀滅但不可被打敗,一個有堅定信仰的人,他的精神是打不敗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