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之父”,思想家,提出了“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和“自我”“本我”“超我”等重要概念,对西方现当代的心理学、哲学、文学和流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文明及其不满》
译者
严志军,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张沫,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二十世纪初,在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家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文明人借助工业化成果,展开了极为原始的杀戮。目睹人间惨剧的弗洛伊德不禁反思: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个世界会好吗?
出于对人类命运的忧思,晚年弗洛伊德写下了《文明及其不满》这部经典作品。在这本书里,弗洛伊德冷峻地指出人类的永恒困境:人无法在文明世界之外生活,但受文明庇护的代价就是压抑自己的欲望。文明越精致,对人性的压抑就越强烈,因而人们对文明秩序的不满,就越深地埋入潜意识中——直到某一天,对文明的不满将完全爆发……
作为神经病专家弗洛伊德果然是一位彻底的宗教批判者,这本有关宗教和文明的书里随处可见精神分析的影子。 《一种幻想的未来》主要是讨论宗教的心理根源。作者认为,宗教是人类在对待强大的外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内部规则的不完备的恐惧之下诞生的一种自我幻想。其旨在于消除无...
评分个人觉得这本书比 梦的解析 好看,作者提出的许多理论令人信服,从“永恒”这种感觉的起源论直至宗教的形成说,并阐释了文明的本质以及在文明中人的两种本能。 自我似乎都要对外保持清晰而鲜明的分界线。只有在一种状态中——这诚然是一种不寻常的状态,但它不能被贬为病态...
评分看完《一种幻想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有一种超脱的感觉,还好,不是很强烈。 弗洛伊德的思想很早就知道,但是真正读他的书还是在不久之前。读完《梦的解析》,虽不能同意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纳为性本能,把俄狄浦斯情结看成灵丹妙药,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独特...
评分“必须”是应该受到诅咒的一个词语,人不应用这个词来给自己洗礼。 ——毕希纳(Karl Georg Büchner) “谁想要世界像它现在的模样继续存在,谁就是不想要世界继续存在。” ...
这个行间距读起来太舒服了
评分人之所以会患上精神病,是因为他无法忍受社会在满足其文化理想时强加给他的大量挫折,他由此推断出,抛弃或减少这些要求将有可能回归幸福。
评分力比多,链接死亡本能与爱欲,文明是抑制与毁灭性的结果
评分文明的“不满”就是指对人本性的压抑,以及由此产生的负罪感,可如果真是如作者所表达的:“文明越精致,对人性的压抑就越强烈,人们对文明秩序就越不满”那么也就是说封建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要远远高于资本主义社会了?
评分就,老神棍还是挺神棍的,但是也并没那么神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