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
歷史學: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中國古代史籍舉要》
评分
☆☆☆☆☆
极好!杨无锐推荐。
评分
☆☆☆☆☆
极好!杨无锐推荐。
评分
☆☆☆☆☆
极好!杨无锐推荐。
评分
☆☆☆☆☆
这本书太太太好了,虽说主要分析史籍,文史涉古的基本问题都谈到了。“史籍举要”部分已经很好了,“校读法”更是精彩。有很多自以为懂了,其实没有懂,而且也不好意思问的问题,被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后记里的评价一样,“有广涉博览的本钱”,也有“度人金针的诚意”。既指出了山在哪里,也指出了通向它的路,路上的风景也提点一二。因此让人更有信心和兴趣去探索,而不至于被遥远的目标吓到了。读晚了呜呜呜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序言
第一编 通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
第一章 掌握一些阅读古籍的技能
第一节 认识文字
第二节 辨明句读
第三节 分析篇章
第四节 钻研传注
第二章 熟悉古代书籍的一般情况
第一节 古书的流别
第二节 古书的部类
第三节 古书的传播
第四节 古书的版本
第二编 分论上——关於校书
第一章 书籍为什麽必须校勘
第一节 何谓校勘,它的取材范围怎样
第二节 古书辞句误夺一字、误衍一字的关系
第三节 古书字体误增一笔、误减一笔的关系
第四节 古书迭经传写、翻刻,脱落文字太多的关系
第二章 校书的依据
第一节 依据本书内在的联系,发现问题,订正讹误
第二节 类书和古注的不可尽据
第三节 宋元旧本的所以可贵和不可尽据
第四节 明代刻本存在的缺点
第五节 尽量倚靠清代学者的精校本和精刊本
第六节 尽量利用近人校书的成果
第三章 校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重视集体力量、分工合作
第二节 了解古代书籍中衍、脱、讹、倒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对通行的、常见的古籍,务求比较精熟
第四节 掌握历代避讳方面的知识
第四章 怎样进行校书
第一节 不可再走过去藏书家们校书的老路
第二节 不可妄逞臆见,轻於改字
第三节 书籍致误的来源弄清楚後,从广泛的材料中找校勘的根据
第四节 校书的具体方法
第三编 分论下——关於读书
第一章 了解古人写作中的一般现象
第一节 远古的书,都找不到作者主名
第二节 有些书原来本没有篇题和书名
第三节 有些书是後世写的,却把作者远托古人
第四节 有些书的内容,杂入了後人附加的话
第二章 认识古人着述体要
第一节 体现在编述工作中的所谓“成一家之言
第二节 古代历史书籍中,有并存异说、变易旧文之例
第三节 古代历史书籍中,有自加注语之例
第四节 古代历史书籍中,不可能没有疏忽、抵牾和错误
第三章 怎样阅读全史
第一节 全史在史料中的价值和具体读法
第二节 阅读时,注意篇与篇之间、书与书之间的联系
第三节 历代史中的表、志,是和纪、传相互经纬、彼此联系着的,务须详究
第四节 取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几种综合研究以後只宜勤作札记,未可轻言注述
第四章 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多读原本古书、勤考原始材料
第二节 把一些内容相同、相近的书,合拢来读
第三节 把内容丰富的书,拆开来读
第四节 关於传说时期史料的来源问题
第五节 从联系的观点理解事物
第六节 有些重要文字,可手钞以助记忆
第四编 附论——辨伪和辑佚
第一章 关於辨识伪书的问题
第一节 伪书是怎样出现的
第二节 汉代学者替辨伪工作开辟了道路
第三节 辨识伪书的方法,和我们处理伪书的态度
第二章 阕於搜辑佚书的问题
第一节 古书为什麽散佚了的
第二节 辑佚工作的展开和取材的依据
第三节 过去学者在辑佚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和我们今後应有的认识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
前言
第一章 历史书籍的范围
第二章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书籍
第一节 总的说明
第二节 地下发现的书籍
第三节 纸上已有的书籍
附记 关於中国古代史经济方面的史料问题
第三章 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第一节 通史所肩负的任务和它的体例
第二节 编纂通史的创始者司马迁和他的着作《史记》
第三节 编纂通史的继承者郑樵和他的着作《通志》
第四章 仿效《史记》写作形式编成的断代史
第一节 总的说明
第二节 断代史的分别介绍
第三节 断代史总的内容和读法
第五章 断代编年体的实录
第一节 实录的体例和价值
第二节 《实录》的不可尽据
第六章 专详治乱兴衰的政事史
第一节 总的说明
第二节 《资治通监》的编述
第三节 《资治通监》的续修
第四节 《资治通监》的改编——纪事本末体的出现
第七章 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
第一节 总的说明
第二节 《通典》和《文献通考》的内容和体例
第三节 历代会要及近人所编各种专史的作用
第八章 传记体的学术史
第一节 学说思想史
第二节 科学发明史
第九章 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
第一节 方志的源流和体例
第二节 方志在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十章 和研究历史有密切关系的沿革地理与地图
第一节 中国学者研究沿革地理的流派及其重要着作
第二节 中国学者制绘地图的发展情况及其成就
第十一章 史评书籍的代表作品
第一节 刘知几的《史通》
第二节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第十二章 史辨书籍的代表作品
第一节 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
第二节 崔述的《考信录》
第十三章 史论书籍的代表作品
第一节 李贽的《藏书》、《续藏书》
第二节 王夫之的《读通监论》、《宋论》
第十四章 史考书籍的代表作品
第一节 考证专篇或专史的书籍
第二节 考证全史的书籍
附录 研究中国历史的常用书、参考书和工具书简目
张舜徽先生学术年表 吉宁韵
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合刊本书後 傅杰
· · · · · · (
收起)
评分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本书是作者根据其多年研究古代史籍时所写的笔记去粗取精,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编写而成。共分四章:一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二论校书,三论读书,四论辨伪与辑佚。凡校读古籍遇见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方面,都在书中一一作了介绍。 第一编 通论——校读...
评分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本书是作者根据其多年研究古代史籍时所写的笔记去粗取精,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编写而成。共分四章:一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二论校书,三论读书,四论辨伪与辑佚。凡校读古籍遇见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方面,都在书中一一作了介绍。 第一编 通论——校读...
评分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本书是作者根据其多年研究古代史籍时所写的笔记去粗取精,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编写而成。共分四章:一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二论校书,三论读书,四论辨伪与辑佚。凡校读古籍遇见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方面,都在书中一一作了介绍。 第一编 通论——校读...
评分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本书是作者根据其多年研究古代史籍时所写的笔记去粗取精,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编写而成。共分四章:一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二论校书,三论读书,四论辨伪与辑佚。凡校读古籍遇见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方面,都在书中一一作了介绍。 第一编 通论——校读...
评分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本书是作者根据其多年研究古代史籍时所写的笔记去粗取精,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编写而成。共分四章:一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二论校书,三论读书,四论辨伪与辑佚。凡校读古籍遇见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方面,都在书中一一作了介绍。 第一编 通论——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