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西格弗裏德·倫茨
(Siegfried Lenz,1926—2014)
享譽世界的德國戰後文學巨匠之一。其作品曾榮獲多項重要奬項,包括歌德奬、德國書業和平奬以及2009年列奧·科佩列夫和平與人權奬。因倫茨對德語文壇的巨大貢獻,2014年德國文壇設立瞭兩年一度的“西格弗裏德·倫茨國際奬”。1951年起,倫茨大量的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品文以及舞颱劇本陸續在德國齣版,其成名作《德語課》在戰後德國乃至全世界廣為流傳,遺作《投敵者》塵封65年終獲齣版,在德國文壇掀起颶風。
【譯者簡介】
趙登榮
北京大學德語語言文學係教授,曾任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副主任。主要譯著有《投敵者》、《荒原狼》(閤譯)、《保護網下》(閤譯)、《悲劇的誕生》、《卡夫卡談話錄》、《緻親愛的母親》、《海涅全集》(捲九)等;主編《杜登德漢大詞典》、小說集《不安寜的夜晚》等;閤編《基希報告文學選》等。
【編輯推薦】
夢想24歲退休,有錯嗎?
堅守本心還是追名逐利?
佛係忍讓還是迎難而上?
與現實和解前,你我都是世間的失物。
《德語課》作者、德語當代文學三大傢之一西格弗裏德·倫茨之作,以輕巧筆觸解開人生迷局。
【內容簡介】
來認識一下24歲的亨利吧,他胸無大誌,遊戲人生,不願進入傢族企業工作,跑到毫無前途的失物招領處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這裏沒有鈎心鬥角,沒有晉升機會,隻有懊悔的失主,濛塵的失物,幫助他們重逢或許就是亨利追尋的意義與快樂。但是,平凡的人生也要迎接變故,麵對傢人的接連質疑、公司冰冷的裁員計劃,以及莫名的暴力衝突,24歲的大孩子亨利會丟失本心、迷失自我嗎?
【媒體評價】
一本讓人一見傾心的書。
——《萊茵河周報》
非常有趣,洞察人性,溫暖人心。
——《世界報》
“我已习惯了不为丢失的东西难过太久,毕竟大多数的东西都是可以替代的,不是吗?”这是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失物招领处》一书中最悲伤的语句。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游戏人间的富家公子,在人生驿站的停泊处,为别人寻找失物,因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小品。 亨利不想在...
評分买德语课时候看到的推荐,被那个大大的fundbüro迷住了,又瞄到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就默默记下来了。 在城际和地铁上读完了的书。封面上写着【我已习惯了不为丢失的东西难过太久,毕竟大多数的东西都是可以替代的,不是吗?】却让人暗暗的觉得,可能到最后,在失物招领处丢失的...
評分不久前断断续续读完,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可能是一两年前了,简介倾向是本治愈系,一开始也就读读放放,读完感觉可能一气呵成会更好些。 书里关于亨利在失物招领处工作,验证失误归属者真伪的方法实在是有趣,让女孩吹支曲子证明笛子是她的,手续费也就此免了,但遇上傲慢无礼的,...
評分失去的有时不是那件东西,而是一种曾经拥有独占的情感。对于遗失,伤心、惋惜或许不会太久,很快的就被纷扰、琐碎的杂事给替代,新的目标亦在不远处等候,过些时日,或许再也想不起来曾经拥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