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泰,1967 年出生于台湾花莲。毕业自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伦敦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班。担任过台大医院临床心理师、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副教授,现为政治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以《白蚁之夜》荣获第 7 届中国台湾“中央日报文学奖”小说奖佳作,著有短篇小说集《防风林的外边》。
黄锦树、言叔夏、林燿德鼎力推崇的台湾文学经典
沉寂三十年重新面世
分裂又混合的意识,繁殖又消失的自我
心灵黑洞的探索者黄启泰
以破碎的书写呈现人类的心灵图像
.
.
编辑推荐
☆ 黄启泰被作家杨丽玲称为“心灵黑洞的探索者”,作品聚焦人类内在的感受与意识;精密的结构、分析性的语言,他的小说如同处在密林间隙中的冷静凝视,痕迹隐秘地划下心灵的横切面。
☆ 林燿德曾推荐有潜力的“新世代”作者,黄启泰即为其一,并因此在1990年出版《防风林的外边》。本次再版,增收未发表篇章,也邀请黄锦树、言叔夏导读,从“内向世代、后设小说”各种角度分析,全面呈现黄启泰的创作。
☆ 随书制作一款精美明信片,图像设计结合文字摘录,四种独家样式随机赠送,供读者使用、收藏。
.
.
内容简介:
站在防风林里,黄启泰凝视外边的风景,将内心的感受写成11篇小说,折射出性别倒错、欲望冲突、精神分裂等片段;并借由运用后设形式,以及将故事建立在主观臆想与客观现实的边境,让这些作品蕴含独特氛围。这部特殊的短篇小说集,也是一份处于濒危边缘的文本。虚构与真实互相渗透,角色与创作者彼此侵犯,一切仿佛处于危地自持的状态;但最终文本接近崩解的极限时,小说家在不可能抵达的心灵尽头,召唤出“书写”最原始的面貌。
.
.
名人推荐
☆ 黄启泰以量少质精的心理小说建立他的书写特质,性别与角色认同问题在他充满魔幻和梦呓色彩的笔调下,出现了精微的观察与描写。
——林燿德(台湾作家)
☆ 在黄启泰的早期书写里,书写的可能、表达的可能比同时代人更为激烈地扣紧了存在的可能,并且有一股向不可能逼近的强大驱力。
——黄锦树(马华文学作家)
☆ 黄启泰的小说在在僭越了那些以意义作为链结的防风林边界,越渡到文本的外边,展现了一种对写作本身的自我凝视。
——言叔夏(台湾散文家)
☆ 日愈冷锐谨静的文字语言、随意识纷乱流动的形式设计,黄启泰的小说特质,每篇痕迹辗转,均企图碰触人类心灵幽闭的一隅。
——杨丽玲(台湾作家)
对这种实验文学越来越失去兴趣。它完全不在乎情节构建,段落失去逻辑联系,人物角色形象不明确,甚至无法搭建基本意像。你可以用“内向世代”“后设”“内在风景”一些华美词汇来矫饰它,但因为我浅薄无知,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心理专业的作家在玩弄文字游戏。 唯一有点兴味的是数...
评分自序:对镜 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有一幅画:一位男子站在镜前,镜中却映现他的背影,而不是脸。因为镜台上的书本忠实地反射在镜中,表示他看见的倒影确实是自己。然而,如果镜子是真实的,为什么人和书本反射出不同的镜像?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大学时,有一种莫名的困惑,因为我...
评分 评分有弱化情节的迷离感,人称变换的迷失感,而文字如此优美,似有无法宣之于口的依依眷恋。 《郊》《穿》《魔》《角》几篇大概离现实世界更近一点儿。身为异性恋对面的少数人群,其困境不言而喻。周围环境的不认同不宽容,彼此也无法以婚姻构建稳定的联系,是小说中隐而不言的背景...
评分等到这本上架后迫不及待立刻去看,才发现高估自己文学水平,几乎一半看不懂。本以为翻过第一篇《年轻计程车司机的海岸心事》就柳暗花明了,结果这篇居然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篇,其他那些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但作者立意我很喜欢,正像简介里说,每一篇都折射出性别倒错,欲望...
带着同性凝视的身体政治学,男子们(活着的,或是死去的尸体)总是性器硕大、臂膀黝黑壮阔、肌块累累虬结,或是有着清澈的眼神,迷蒙忧郁或燃情炙热都一览无余,隐秘的欲望非但不是龌龊肮脏的,反而在官能的仪式中震荡着剧烈的美学体验。
评分已经不是用喜欢或者不喜欢来评价,这样的书写是重要的。对大众读者来说,除了第一篇,可能都显晦涩。这书我是建议把序言、文论和附录都读完再来读正文。宕开一笔说,最近后浪文学出的赖香吟也是“向内走”的,私人化的,情节不鲜明的。我拜托大家不要被泛社科化的阅读风气影响了,这些探索自我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就不应该被要求回应什么,它们就是它们自己,是更纯粹的文学和哲学本身,我们作为“防风林的外边”,应当敬畏种下这片“防风林”的人们。
评分带着同性凝视的身体政治学,男子们(活着的,或是死去的尸体)总是性器硕大、臂膀黝黑壮阔、肌块累累虬结,或是有着清澈的眼神,迷蒙忧郁或燃情炙热都一览无余,隐秘的欲望非但不是龌龊肮脏的,反而在官能的仪式中震荡着剧烈的美学体验。
评分那些隐秘而私人的情感被以一种细密的笔触从头到脚描摹得一清二楚,于是连痛楚和火花都如此真切可感。
评分已经不是用喜欢或者不喜欢来评价,这样的书写是重要的。对大众读者来说,除了第一篇,可能都显晦涩。这书我是建议把序言、文论和附录都读完再来读正文。宕开一笔说,最近后浪文学出的赖香吟也是“向内走”的,私人化的,情节不鲜明的。我拜托大家不要被泛社科化的阅读风气影响了,这些探索自我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就不应该被要求回应什么,它们就是它们自己,是更纯粹的文学和哲学本身,我们作为“防风林的外边”,应当敬畏种下这片“防风林”的人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