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瑞尼·雷吉梅克
本书作者瑞尼·雷吉梅克是居住在荷兰的跨界创业者。他在20世纪80年代曾主修化学长达8年,毕业后在缅甸为路透社做过短暂的自由摄影师。
在20世纪90年代,瑞尼成为一位科技专栏作家并经常访问美国硅谷,他将硅谷源源不断的科技故事写成文字带给荷兰家乡的读者。这些文章发表在《新鹿特丹商业报》和荷兰其他知名媒体上。
1999年,他创立了Techwatch(科技观察)媒体公司,并出版了专注于欧洲高科技的商业杂志《比特和芯片》。
瑞尼同时是荷兰高科技学院(HTI)的董事总经理兼所有者。这所学院的前身是飞利浦技术培训中心(CTT),提供近百个关于集成电路、光学、机电、软件和系统等专业课程;这里的很多讲师都来自飞利浦享有盛誉的Natlab实验室和工业技术中心。
译者简介
金捷幡
知名科技自媒体人、自由投资人。2019年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和知乎发表的《光刻机之战》系列获得全网百万人次阅读。他的文章聚焦在半导体、通讯和软件等前沿科技行业的发展,深受读者喜爱。
如何将一项毫无希望的研究和商业活动转变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机器和世界ling先的公司?
荷兰企业ASML(阿斯麦)成功了,知名科技作家瑞尼·雷吉梅克(René Raaijmakers)在书中揭示了ASML是如何做到的。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光刻机巨头Perkin-Elmer和GCA在芯片光刻市场上遭到了日本竞争对手佳能和尼康的猛烈攻击。结果,美国失去了对这项关键技术长达20年的垄断地位,而这正是摩尔定律背后的驱动力。
与此同时,一家默默无闻、无足轻重的光刻机小公司在荷兰刚刚起步。这家公司就是ASML,它在今天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作为世界上很大和很赚钱的光刻机制造商,ASML取得了70%~80%的光刻市场份额,并多年来在光刻技术上一骑绝尘,将佳能和尼康远远甩在后面。
在《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中,作者瑞尼·雷吉梅克带我们重返了晶圆步进光刻机的诞生地,和我们一起探索了ASML在全球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功之根源所在。作者通过回顾工程师们全力以赴超越对手的历史,生动地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使我们有机会看到孵化世界上很精密芯片制造技术背后那个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赢者通吃”和“只争金牌”,这些思想至今仍渗透在ASML的血液中。
听《光刻巨人》 非常值得一读的科普书籍,讲了ASM的历史,全书包括三个部分(我发现基本上所有的读者,都会把书的内容,分成三到四个部分,不会再多了,无论书本身有多厚,这是一种总结和提炼的能力,非常重要,需要锻炼): 第一,光刻机为什么那么难造? 最简单的对比的话,...
评分 评分 评分对于了解光刻机、芯片行业的发展过程有比较大的帮助。 日本光刻企业的崛起及衰落,可以给人比较深的影响。欧美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对抗将是长期的。
评分对于了解光刻机、芯片行业的发展过程有比较大的帮助。 日本光刻企业的崛起及衰落,可以给人比较深的影响。欧美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对抗将是长期的。
评分这一本让我稍微知道了一点ASML的发展历程,虽然有很多东西看不懂。其实我更想知道,为什么是ASML,而不是其他公司,也许作者写了,但我没看明白
评分以前有人跟我说一个公司开了10年还不赚钱我肯定觉得是骗子公司,现在仔细一想这公司开了10年还没倒闭岂不是yyds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除了光源、镜头、对准这三大核心技术难题,还有一系列外围的技术难题,比如,比室外空气干净1万倍的超洁净厂房,防止机器抖动的磁悬浮装置,以及配套的计算光刻软件,等等。现在我们明白,为什么光刻机被称为“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制造一台极紫外光刻机,就是在挑战人类工业文明的极限。阿斯麦之所以能成为行业老大,离不开两个“贵人”的支持。一个是台积电,一个是英特尔。台积电帮助阿斯麦弯道超车;而英特尔更厉害,它让阿斯麦一骑绝尘。中国的光刻机研发,路漫漫而修远兮,但只要坚持投入、不下牌桌,就会有赢的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