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维克多·帕帕奈克犀利且毫不避讳地指出设计领域里的诸多“无用设计”,提出设计应与“真实世界”相连接的新观点。将设计放置在整个社会远景中,则设计必须有意义,要为人的“需求”而不是“欲求”设计,要为多数人的需求服务,要为人类与环境的未来发展服务。帕帕奈克首次提出了设计伦理的观念,细致描绘设计与社会责任、生态环境、思维方式间的勾连,他对“设计目的”的解释成为现代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起点。
本书是维克多•帕帕奈克最重要的著作。该书于1970年出版后,以其开创性的理念和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尖锐批判,引发设计界的阵营对立和论战。作者思想锋利,观点极具前瞻性。迄今为止该书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成为传阅度最广的设计书籍之一。
维克多·J.帕帕奈克(Victor J.Papanek,1923—1998)
设计师、教育家、作家,以其前瞻性的观点和设计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声誉。帕帕奈克积极倡导对社会及生态负责的设计理念,并在其职业生涯中将该理念运用至诸多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项目,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大量设计工作,被称为“世界公民”。他的诸多理念被当代设计师奉为设计实践的准则。他的著作包括《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为人的尺度设计》和《绿色律令》等。《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已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是全世界读者最多的设计著作之一。
周博(译者)
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设计史、艺术史及视觉文化。出版专著《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译著《20世纪的设计》《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运动中的视觉》等5部,主编《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经典文选》《字体摩登:字体书和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再发现(1919—1955)》。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等。
看了就明白当初作者为何不招人待见,书中言辞相当毒舌。有很多内容确实切中设计现象的要害。任何专业都会涉及社会伦理道德,然而我们的设计专业教育中能认真讨论到这点的少之又少,更不要说站在科学立场的批判精神。因此这是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人,不仅仅是设计师看的一本书。...
评分“创造的个体以一种十分自我的方式表达自己,他们以牺牲观众或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这股风潮像癌细胞一样从艺术开始,迅速波及大多数的手工艺门类,最终也影响到了设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工业设计,哗众取宠(设计界的术语是:创意)似乎是最先被人...
评分撕下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设计思维和理念的虚伪的面具。全书一直在强调,为“需求”而不是“欲求”设计。这就是一种共产主义的经济发展思路,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定程度的自律,遏制自己不必要的欲求,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真理就这么简单,真正解...
评分几乎是在热血沸腾中读完这本书的,尽管最初选读这本书之前,看到豆瓣书评中说,这是一部充满枯燥专业性词汇和大量数据事实论据的学术性很强著作,但在真实的阅读中我感受到的只有两个字:理想。这是一种近乎“乌托邦”式的理想,也是我最想在大学这座与世无争的象牙塔里谈到的...
评分推荐给自认为在做设计的人都读一读,帮助自己想想三观是不是需要做些调整…… 很难想象这是一本写于1970年的书,而且直到今天,书中提及的那么多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更为严重。 好好地想想什么是更值得去做的,以及设计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神经、视野和能力。 看完后确实更加迷茫...
很多时候会感慨这本几十年前的书的前瞻性,当经济利益是唯一的尺度的时候,我们失去的实在太多了。
评分殚精竭虑。
评分跨学科的重要性不仅在设计上,以及时刻思考自己的设计是否对社会有利,真是现代社会鲜有的设计师品质
评分精益求精 never leave well enough alone
评分跨专业知识的必须性。高品位不意味着好的设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