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09
大分流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写的太晦涩了,全篇充斥着猜测,“可能”“也许”“或许”“虽然没有数据表明”充斥了整本书,和之前《棉花帝国》对比很明显,没有数据支撑的社科不知道为什么能够发表。引用的确很多,这就导致了观点很混乱,有一种论文全篇引用,没有自己观点的样子。
评分把形成分流的原因大部分归于海外劳动力、资源和财富的剥削还是太武断了些。感觉还是应该考虑下制度原因啊…但放在20年前大概确有其开创性的意义?
评分大略翻了翻,目之所及尽是既有理论和统计数据的堆叠,就连研究的核心观点也仅仅触及生态学的层面,并频繁地诉诸偶然性来解释欧洲为何能够突破生态限制,太trivial
评分好专业严谨的学术著作,翻译也很文雅;论证过程我实在没有完全看懂,但结论似乎懂了...从经济地理社会发展等方面来看,似乎李约瑟问题的答案是出于历史的偶然,刚好和我看的上一本从生物地理方面强调历史发展之必然的书交织在一起,有趣
评分这翻译害我不浅
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6年起),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2013—2014年)。1980年于康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史景迁。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代表作有《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获1994年费正清奖)、《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大分流: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获2000年费正清奖)等。
★费正清奖得主彭慕兰经典代表作,资深译者奉献中文世界全新译本
.
《大分流》是加州学派代表人物彭慕兰的代表作,畅销20年而不衰。
在这本书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兰考察了旧世界欧亚两洲各个主要国家及其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探讨了一系列影响现代世界经济形成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英格兰没有成为江南?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兰看来,1750年,英格兰和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在人均预期寿命、农产品市场、劳动体系、土地利用、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国和日本核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并不比西欧差,整个18世纪旧世界的核心地区都面临着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局部短缺。东西方走在大体相近的经济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无明显优势。
欧洲在19世纪与旧大陆的分道扬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欧洲在煤炭资源方面享有地利,煤炭替代了木材,有利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同时,由于跨大西洋贸易的展开,新世界(美洲)比任何亚洲周边地区都更能为欧洲提供发展所需的初级产品。大量输入的外部资源使西北欧克服了自身的生态限制,人口急剧增长,制造业进一步专业化。煤炭、新世界和全球形势相结合,共同让欧洲沿着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节省劳动力的道路往前走。与此同时,亚洲的经济发展却陷入停滞。东亚经济核心地区被迫走上了劳动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的道路。
进入21世纪以后,500年前大分流开创的世界经济是否已经终结?
此书作者彭慕兰是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加州学派”代表人物,曾担任美国历史学派会长。我认为彭慕兰先生的《大分流》这本书并不能够被称为完全的社会学著作。而更像是对于18世纪前后中国与英国的经济历史视角的分析。 18世纪时,中国与英国的发展道路分道扬镳。英国走向了工...
评分 评分文章来源:《学术月刊》2014年07期 本文欲达成三个相关目标:首先,介绍“加州学派”学者们的中心论点;其次,围绕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所撰写的加州学派的扛鼎之作,对加州学派作出批判性的评价;最后,就“为何工业资本主义发生于欧洲而非中国”这一大多数加州学派学者所关...
评分帝制时代的中国文明是领先的,然而却在清朝时代走向没落,然后一个掌握了历史规律的阶层通过革命,重新使得中国文明振兴起来。这种历史主义的叙述在波普尔看来是柏拉图的谬误,经过后来的黑格尔、马克思发扬广大,而又通过苏联被引入到了中国。 欧洲处于现在的支配地位是什么...
评分文明演进类似物种进化——在没有强烈的外力推动下,文明体不可能出现跳跃式的发展,而是渐进地从一种文明形态转化到另一种文明形态。这种转型能否成功,在于文明体是否突破了某些关键的“阈门”。在15世纪以后的历史中,欧洲比中国更早地走向了工业化的资本主义,正因为前者...
大分流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