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衰亡史

日本帝国衰亡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约翰•托兰(John Toland)
出品人:
页数:989
译者:方宏进
出版时间:2022-4-1
价格:1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3964054
丛书系列:约翰·托兰历史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历史
  • 二战史
  • 帝国主义
  • 历史研究
  • 战争史
  • 近代史
  • 太平洋战争
  • 日本帝国
  • 衰亡史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为何而战,又为何战败?

★1971年普利策奖作品,《希特勒传》作者约翰·托兰巅峰之作,畅销全球半世纪的二战史写作里程碑。版本经典,作者权威!

★10年历史,100万字,近1000页。历经数年实地调研,查阅上千份档案,依据五百多次采访对话,记录从公卿贵族到士兵平民的亲历者心声,深刻反思人性与战争,历史与命运。

★跳脱盟军和中国抗战视角,从日本角度审视战争,披露不为人知的内幕。

太平洋战争本可以避免吗?外交条款的翻译错误产生了致命影响!

美、日之间的外交竟如此充满偏见与误解,意气行事?

中国局势在美、日谈判中何以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筹码?

天皇的投降诏书录音竟差点被抢走?

★书写永恒的人性故事,一本书读懂日本国民性。

日军残忍野蛮的真相,为何他们既残暴又怯懦?

神风特攻队、一亿玉碎:自杀式攻击背后的民族选择与心理画像?

天皇在日本近现代政治和战争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佛教因果之轮是如何决定日本人的思维与行动方式的?

★历史可以写得像小说,像电影!

细腻到帧格,精确到分钟,“面对面”感受将官文臣的神态和语气,其思虑与决断的过程,全景还原美、日海陆大战场景,仿佛“亲临”现场。

文字版《硫黄岛家书》《中途岛之战》《日本最长的一天》,比电影更丰富、更饱满!

◎内容简介

约翰·托兰的代表作《日本帝国衰亡史》以日本于1936年至1945年间的一系列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为线索,全景展示了日本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由扩张到衰败直至最终投降的历程。托兰立足于大量真实档案、访谈,经由反复调研和修订,既披露了日美高层的诸多军事外交细节,也描绘了普通士兵、平民的情感和命运,视角多元,记叙细腻。全书始终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在场感,兼具战争史与政治史的双重性质。

◎外媒好评

“本书是托兰战争史著作中最为出色也最无与伦比的一部。”——约翰·巴克汉姆,美国著名书评家、普利策奖评审

这本书很可能是关于太平洋战争最具可读性、信息量最大的记述……在眼界上可与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相媲美,并自始至终保持着新鲜感与戏剧性。《日本帝国衰亡史》不仅讲述了一次次腥风血雨的军事行动,而且还首次披露了大量前所未闻的信息。——《芝加哥太阳报》

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激动人心……在托兰的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或许还不是战争场面,而是他对东京军政高层神秘决策的揭示。——《新闻周刊》

在他的每一本书中,托兰都要采访相关历史事件的实际参与者,有时会采访好几百个,以便从最了解这件事的人中获取不同方面的看法。他尽可能地对被访者持一种客观态度。“我相信这是我的责任,”他说,“把一切都告诉你,让你自己得出结论。我把自己的意见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当代作家传略》

作者简介

约翰·托兰,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活的历史”书写者。1912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曾从事戏剧创作,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托兰视野宏阔、写尽战争,作为一名历史写作者,托兰将历史的事实与人性的戏剧紧密编织,精心书写了一卷卷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编年史。

方宏进,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毕业,师从费孝通教授。毕业后在深圳大学管理系任教六年。1992年至2003年这十二年间,先后为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总主持,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为上海东方卫视的创始人之一。承担本书前言、第1-2章的翻译。

何中夏,山东大学古代文学硕士,曾赴日本九州大学研修。译有约翰·托兰《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承担本书第3-17章,25-37章,以及尾声的翻译。

吴越,承担本书第18-24章翻译。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部 战争的根源
第一章 “下克上”
第二章 卢沟桥事变
第三章 “便是背水一战了”
第二部 黑云压城
第四章 白纸还原
第五章 致命的照会
第六章 “Z”作战计划
第七章 “战争到来的速度或将超出想象”
第三部 万岁
第八章 “视死如归”
第九章 “我们眼面的艰难岁月”
第十章 “胜机虚无缥缈,败局近在眼前”
第十一章 “对他们施以慈悲就是延长战争”
第十二章 “无愧于心”
第十三章 转折
第四部 死亡之岛
第十四章 “小本经营”行动
第十五章 绿色地狱
第十六章 “卑职罪该万死”
第十七章 终局
第五部 大军集结
第十八章 鼠辈与好汉
第十九章 向马里亚纳群岛进发
第二十章 “七生报国”
第六部 决战
第二十一章 “不让任何人丧失勇气”
第二十二章 莱特湾之战
第二十三章 断颈岭之战
第二十四章 溃败
第七部 苦尽甘来
第二十五章 “天赐良机”
第二十六章 “就像地狱熄火之后”
第二十七章 江户之花
第二十八章 最后一次出击
第二十九章 铁台风
第三十章 散兵游勇
第八部 “一亿玉碎”
第三十一章 寻求和平
第三十二章 “真没有那么值得操心”
第三十三章 广岛
第三十四章 ……以及长崎
第三十五章 “忍所难忍”
第三十六章 宫城事件
第三十七章 鹤之一声
尾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内容不多说了,是我看过的描写太平洋战争时期最好的书之一。 想说的是存在的问题:此版的校对人员不仔细,错字之多让我有些倒胃口。。。。。。 当然也可能是我对书比较挑剔,但是可以想象当你的思绪随着流畅的文字而流动,突然被一个错字打断,如鲠在喉,实在难受。。。。。。...  

评分

早在幕末时期,坂本龙马就有这么一个构想,要组成中日朝三国的联合政府,来共同对抗西方的殖民,只可惜他死在了明治维新的前夜。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经过日本举国上下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现代化的蜕变,不但使日本成为土耳其以东唯一没有被殖民的亚洲国家,还一举成为一大强...

评分

作者是一个历史学家吗?我觉得不是。历史学家要坚守学术的公平客观,而历史作家不用,我看作者是一个历史作家。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作者的态度在第一册中已经表露无遗,即站在战胜的美帝国主义角度顺便帮战败的日本军国主义辩解。 几乎所有美国人直到现在依然认为,1941年12月7...  

评分

历史来到这样一个转折点,并不能说是偶然,当东方与西方遇见,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遇见,膨胀的强大的梦想,一触即发。 N多个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表演,N多个事件都有可能导致历史走向令一个方向,我们在看历史,历史到底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大日本帝国的梦想没有一日停止,...  

评分

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明显是站在偏袒日本人的立场上的。或许是因为他有个日本妻子。但考虑到此书出版时,美国仍深陷越南战争中,作者在书中应该不是单纯的要为日本人推脱战争罪责,而是另有所指。 这本书之差,在于文笔。它远不如《第三帝国的兴亡》那样引人入胜。尤其是书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托蘭的書是敲門磚。

评分

典型的约翰·托兰式的历史著作:大量当事人回忆所建构起的历史微观图景;精妙的叙事风格与跌宕起伏的情节脉络。本书始于“下克上”政变,终于宫城政变,仿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便是一个被激进主义所裹挟的全民狂热的军事帝国。从中国人的视角去看,它是邪恶的、血腥的、残忍的,但或许是托兰本人与日本的关系稍显暧昧,其文笔似乎并没有过多的批判这个穷兵黩武,犯下累累罪行的帝国,而是将彼时整个日本那种近乎癫狂的军国主义与自以为是的自欺欺人展露无遗。在日本社会看来,其志向是宏伟远大的,其手段是正当理性的,其目的是至善至德的,因而在我读来,全书无不透露着一种战争罪犯自我辩护、粉饰的虚伪。死于日本侵略军铁蹄下的千万中国人、亚洲人,他们的命由谁来抵偿呢?最后,托兰有关广岛、长崎原子弹轰炸部分写得极为写实而精彩,可以一读。

评分

前三章写的不错,但总体来看是不及托尔的《太平洋战争》三部曲

评分

很好很精彩的战争历史书。历史书就是如此,要复原,要研讨,要有原因和结果。给人们提供答案,同时也提出问题。

评分

一个半月了终于秃噜完了!前半本看得还比较认真,后面忍不住就开始秃噜……尤其是真的太讨厌看海战的描写。总体讲写得太细,事无巨~~~细,但分析梳理总结的内容非常少,不适合扫盲,扫盲后还是兴致盎然的倒是可以拿来进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