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錶性人物;2006年,故事片《三峽好人》獲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奬;美國《紐約時報》評價他為“當今世界40歲以下的最佳導演”。
生於1970年,山西省汾陽人。1993年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blog)文學係,從1995年起開始電影編導工作。1998年,其處女作《小武》獲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大奬,國際電影界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2004年,獲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2006年,故事片《三峽好人》獲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奬,逐漸被國際公認為當代電影大師。至今為止,《三峽好人》一片已經獲得超過40個國際奬項,其中包括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奬。
2007年,獲達沃斯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稱號。同年,擔任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及電影基石單元評委會主席,是有史以來擔任這項職務的最年輕導演。2008年,獲法國杜維爾電影節傑齣藝術成就奬,同年被英國《衛報》評選為全球十大環保人物。
該書是賈樟柯本人第一本有關電影創作的著作,是對其十餘年來導演生涯的梳理與總結,全景紀錄瞭這些年來其思考和活動的蹤跡。書中收錄瞭賈樟柯導演生涯各時期對電影藝術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獨特的思考,另有多篇與電影界、藝術界、媒體等多領域關鍵人物的代錶性訪談。
全書以賈樟柯所拍電影為綱,所有收錄文章以發錶的時間順序排列,呈現齣導演個人敏感而執著的心路曆程。發行其間還將由北大齣版社齣版賈樟柯的第一本電影專著,該書匯集瞭賈樟柯從影十二年裏所寫的心血文章和重要演講,對談實錄。
全書文字風格堅定或迷惘,憤怒或幽默,更體現齣賈樟柯以電影抒寫“良知的鄉愁”的深切情懷。
贾璋柯的电影笔记。 看完的时候,正好这期《风尚周报》上有一篇孟静的文章《皇帝的新衣》,谈到《24城记》:“有人发贴说她的妈妈认为《24城记》是她几十年来看过的最差电影。......。《24城记》是一个大广告片,为了成都房地产项目‘华润24城’而拍,无论它包装的多么人文,...
評分至今我仍记得第一次看到《小武》时的那种新鲜与激动。粗粝的画面,嘈杂的声音,以手艺人自居的主人公,难以言表的隐藏在友情、爱情、亲情深处的细小而顽固的伤口,一切都超越了我此前所拥有的观看经验。可是,当我想像别人描述这部影片时,我却陷入了尴尬。真实吗?可那并非我...
評分贾樟柯说,《西游记》里没有反抗,只有挣扎;没有自由,只有法则。 如来佛的手掌是孙悟空难以逃避控制的具体象征,观世音的紧箍咒是孙悟空无法挣脱法则的物化表现,孙悟空虽能腾云驾雾七十二变,辗转于天上人间,但依然受困于神权的终极统治,而神权超越了政权,它是天...
評分这本书是一口气看完的。贾樟柯有强烈的文学自觉,文字很精彩,思想也坚挺,之前看他写小津的文字就很惊艳,看完全书后这种感觉依然存在。 贾樟柯较之同龄人(也包括略晚的所谓70后)的优势是,他既“混”过小县城,性格中有江湖气,又能跳脱,进入电影学院,踏上思想精英之路...
評分在電影局給科長打小報告的第五代大師到底是誰?真的是張藝謀?
评分在電影局給科長打小報告的第五代大師到底是誰?真的是張藝謀?
评分賈老師的人文關懷
评分1.我們沒有權力去解釋彆人的生活,正如我喜歡赫爾佐格的一個片名《侏儒也是一樣長大》,沒有那麼多傳奇,但每個人長大都會有那麼多的經曆。2.拍攝時我放棄瞭分切,讓攝影機搖來搖去,我突然覺得有一種縣城秩序無法切斷,隻能在一旁深切觀望。3.其實誰也沒有權力代錶大多數人,你隻有權力代錶你自己,你也隻能代錶你自己。這是解脫文化禁錮的第一步,是一種學識,更是生活習慣。4.任何一種小布爾喬亞式的情感泛濫都隻會使我步入誤區。5.我自己會在失去創造力的那一天離開電影,從這一點上來看電影不會是我的終生職業。6.對我來說,一切紀實的方法都是為瞭描述我內心經驗的真實世界。7.我特彆喜歡安東尼奧尼說的一句話,他說進入到一個空間裏麵,要先沉浸十分鍾,聽這個空間跟你訴說,然後你跟它對話。
评分科長大概是忘瞭許多他當年講下的話,做下的事,你還記得你當年勉勵自己不要成為廣告公司的老闆嗎中。可是今年除瞭偶爾的小感傷之外,你不都在打廣告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