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博弈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4-09
美日博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虽然写的是上世纪80年代美日的贸易博弈,但更容易让我们想到的是今天中美的贸易博弈。看完书有个感慨就是毛主席太伟大了!中美和美日之间有个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中国的独立性!因为从建国时候的独立性的建立,让中国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不至于捉襟见肘。 而日本和美国对很多事物的角度不同,观念不同,导致很难妥协,其中很多东西文化的碰撞挺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人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先进的市场经理体系和优秀的企业家的努力,而他们忘了,政府在战时投资激增时代无处不在的作用和美国大陆没有战火的摧毁 日本人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国家的整体统筹,团结一致,忠诚且勤奋的企业家和员工的努力的结果。而他们忘了,在战败后作为美国国家地缘政治战略的一部分,为了拉拢日本,确保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向日本转让了大量的技术,并进口他们的商品
评分在本书完成后不久,日本经济泡沫轰然破灭,进入了“失去的三十年”,今日挑战美国全球最大经济体地位的,已经是中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美之间曾有过“夫妻论”和“G2论”,如今经过贸易对抗和军事对抗,“脱钩”和“内循环”则成了新的观念壁垒。地球足够大,合作与否,可能并不是“从实力的地位出发”来讨论问题那么简单,毕竟就美方的一概历史来看,首先关注自身利益是天经地义的。
评分日本公司不遗余力地在个人与公司利益间建立认同感。虽然大多数日本人的工作不是正式的终身雇佣制,但这种道德观使得他们努力做到了这一点。职级晋升和薪酬按资历计算,公司有工会。董事会主要由公司内部人员组成,所有高管都是如此。日本人认为美国从外部招聘人员来担任核心高管的做法非常奇怪。他们想知道,这些高管如果没有在自己的家庭中成长,没有从一开始就成为其中的一员,如何能够理解新家庭的思维方式。公司的家族性质是其家长式作风的根源,这也导致其具有某种专制特点。家庭并不民主,日本企业同样如此。日本社会以群体为导向的本质促成了这种权威。没有公司的支持,一个日本人通常很难获得住房抵押贷款;如果没有公司的帮助,对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成为高尔夫俱乐部会员是不敢想的。公司给予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作为回报,它需要员工服从
评分在美国,一切都是被允许的,除非特别禁止。在日本,一切都是被禁止的,除非特别允许。 对外,日本利用了美国的开放,拿到了美国的技术,并加以努力,并通过说客游说,占领了美国的市场,导致贸易失衡。 对内,由通产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帮助日本对特定产业进行扶持,利用显性或者隐性的贸易壁垒拒绝美国,利用媒体宣传,给大众营造出自己是受害者,是美国在搞事情的舆论环境,从而让本国消费者忽略自己承担了昂贵的消费品这个事实。 以日为师,以史为鉴。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我们接受的教育通常是“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事实上两国在技术、贸易领域摩擦一点都不少,并且烈度达到了威胁使用“301条款”的程度。此外,今日中美技术、贸易领域的争端几乎是上世纪八十年年代美日贸易争端的翻版。
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Clyde V.Prestowitz)
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创始人、所长,美国商务系统前高官。
【编辑推荐】
1.美国商务系统前高管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回忆录,亲历者讲述还原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与谈判细节,涉及汽车、高铁、半导体等领域。
2.这本书对当年克林顿政府采取对日贸易约束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形成了目前决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诸多法案。结合当下,阅读这本书也能理解美国为什么会实行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
3.书中就对外贸易实务中,美国相关各方间的信息壁垒、博弈甚或互相拆台的记录,颇有画面感,有利于旁观者厘清对美国内部决策体系的认知。
【内容简介】
20 世纪80 年代前半段,是日美经贸关系的转折期——美国从容忍来自日本的巨额贸易逆差,到通过贸易制裁扼制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进而挑战日本的产业政策和市场体制。
这一转变并非美国出于日本在经济总量上追赶的顾虑,而是包括本书作者普雷斯托维茨先生在内的一线谈判官员和美国产业界人士就美国产业所面临的威胁不断发出警示所产生的影响。
本书作者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营商多年,自卡特政府时期即参与美日贸易谈判,历经三届美国政府,深谙日本文化,是深刻理解东亚模式的美国一线贸易官员代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美国本土,他是有名的知日派,被称为“日本通”;在日本,他则被视为美国对日经贸政策的“鹰派”,《日本经济新闻》甚至在头版称其为“造成日美经贸关系紧张的罪魁祸首”。
《美日博弈》一书详细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激烈的10年中两国各界就贸易问题的政策和态度变化过程:日本如何一步步在贸易和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美国如何从放任日本的追赶到从协议和制度上约束日本,进而形成目前决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诸多法案。
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的一手材料,从汽车、钢铁、飞机到半导体领域,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留下了外人无法了解的细节。
本书英文版甫一出版,即入选当年美国《商业周刊》年度十佳商业书籍;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便让其财经阁员熟读本书。本书也有助于理解美国时下为什么实行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
本文原刊于《中国经济评论》第17-18期合刊。 中美贸易战是过去几年间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经济事件之一,如果一定要以史为鉴,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美日贸易争端是最好的对照。从学者的角度看,之前有过《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从金融角度,则有《管理美元》和《时运变迁》...
评分本文原刊于《中国经济评论》第17-18期合刊。 中美贸易战是过去几年间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经济事件之一,如果一定要以史为鉴,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美日贸易争端是最好的对照。从学者的角度看,之前有过《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从金融角度,则有《管理美元》和《时运变迁》...
评分在读这本书之前,没有想到当年的日本对美国构成了这么严重的冲击。作为吃瓜群众,看的不亦乐乎,原来国家之间的博弈这么惊心动魄。 本来以为今天没有新的技术想法了,结果看这本书的间隙,又有了个技术想法,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被再次打上 “不实用” 的标签。 写跑题了。昨日美...
评分 评分美日博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