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韬滔,首都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硕士,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讲师,北京医院外科ICU副主任医师。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北京医院先进个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中国》项目顾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杂志科普专栏作者,“果壳”高级特约作者。
这是一本专业医生向大众科普整形外科医学知识和人体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
整形美容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爱美人群需求增长巨大。由于相较于其他医学专科来说整形外科高度市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良莠不齐,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人们对医美整形这个专业既好奇又觉得神秘。因此大众需要一本为普通人写的、看得懂的医美整形科普书,这便是作者刘韬滔博士写作本书的初衷。
这本书形式颇为独特,它别开生面地以100余幅世界名画和解剖示意图,讲解了眼、鼻、颌面、皮肤、臀、乳房等全身10大部位的常见整形手术方案,同时穿插了历史故事、社会心理、审美风潮等内容,有趣易懂不枯燥。读者既能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了解人体结构和医学知识,又能学会以审美的视角看待人体,扫清对整形的某些盲区和误区。
在容貌内卷、外貌焦虑的当下,医美行业成为最蓬勃发展的行业之一。每年的毕业季,前往医院进行各项整形手术的学生们都络绎不绝,热门的整形手术到现在已经司空见惯的割双眼皮(看了《整形密码》后,我们将会了解这一手术的术语其实叫做“重睑形成术”)、开眼角(内眦赘皮矫正...
评分 评分以前,每当看到古代武侠小说里的易容术,就觉得很神奇,一块人皮面具一贴,人的五官就完全发生了改变,面具一揭,又恢复成原来的面貌。人可以变成任何他想变成的容貌,变得更美一点,眼睛更大一点,鼻子更高一点,斑和皱纹更少一点,下巴更小一点,身材更瘦一点……这样的事情...
评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为了美,要在自己身上动刀,也就是整形,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对于现代生活中的很多爱美人士来说,医美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纹眉、割个双眼皮儿、甚至在自己的脸上、身上打一些玻尿酸或者填充一些辅助材料,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了。这些在很多小的美容...
评分春秋战国时期,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结果大臣们节食脸色黑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埃及艳后与尼禄皇帝的王后每天用驴奶洗澡,据说可以美白去皱;19世纪的欧洲女子也喜欢瘦腰,于是穿上束腰,因为肋骨被过度受压,插破肝脏,曾多次因此致死事件。人类在追求美...
通过名画、3d成像等方法解读面部解剖知识和整形术式,介绍各类药物和器械。效果和副作用就见仁见智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医美是涉及审美情趣和大众潮流的,医生需要同时具备解剖科学与美学知识,外科医生的术式可以不美观只要效果好,但缝合却必须考虑病患的外在感受,所以整形绝非是标准化的产品输出。即便是解剖学上有缺陷的面容样式,却依然有可能是非常好看的(比如腺样体严重的lim nayeon)。知识收好:内眦赘皮与开眼角。鼻部整形与软骨。智齿、地包天和腺样体面容。线雕、埋线提拉。减脂、缩胃、抑制食欲。植发。黑色素祛除。疤痕。美白针,去角质。
评分半夜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没想到一本整容科普书也能让人如此欲罢不能,不仅涉及到我们常见的双眼皮手术和水光针,还有相对较为陌生颌面整形和臀部整形等,甚至还有毛发相关的整形,越看越有意思,虽然我还是不敢,但是我现在已经是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的人了
评分充分展示了整形背后的精细和美学,在科普手术技术的同时也在科普外在美(比例协调)的科学,以各类人种,各类面容为例,希望整形者考虑自己的需要和自身素质是否契合,不盲目追求所谓潮流。就是…咳,复杂一类的整形手术可能有风险,引起的后遗症好歹提一嘴啊
评分太专业了,只能看个大概,不过还是能对解决方案有简单的分类。
评分挺有意思的一本小科普,对整形医美感兴趣的话推荐看一看,油画和插图配的很好~但是感觉在脸上身上动刀子好疼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