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敘實

憶往敘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簡介:1936 –生於北平

現為:旅美獨立學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比較文明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國際符號學學會(IASS)副會長,國際中西哲學比較研究學會(ISCWP)顧問,南京師範大學符號學研究所顧問。曾於:天津大學土建係肄業(1956-1959),北京圖書館自學(1959-1966),居傢研習 (1966-1977),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78-1994),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慕尼黑大學哲學係訪問學者(1982-1984),德國波鴻大學哲學所客座研究員(1989-1997),法國高等社科院(EHESS)訪問研究員(1990).

李幼蒸主要著譯書目

(一)著作

《儒學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上捲:曆史捲;下捲:思想捲)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2009

《曆史與倫理》,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8

《理論符號學導論》(擴大版),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7

《仁學解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4

《曆史符號學》,廣西師大,2003

《形上邏輯和本體虛無:現代德法倫理學認識論研究》,颱灣佛光大學,1998;

北京商務,2000,2004

《中國倫理學原型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Ethical

Archetype, Peter Lang),法蘭剋福,1997

《漢代學術意識形態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Han-Academic Ideology,

Peter Lang), 法蘭剋福, 1997

《比較人文學的認識論問題:從中國符號學觀點看》(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Comparative Humanities—A Semiotic/Chinese

Perspective, Peter Lang),法蘭剋福,1997

《結構和意義》,颱北聯經,1994;北京中國社科, 1996

《理論符號學導論》,北京中國社科,1993;颱北唐山,1997;北京社科文獻,

1999

《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北京中國社科, 1986;颱北時報,1991

(二)譯作

(法)羅蘭-巴爾特:《小說的準備— 法蘭西學院最後課程遺著》(《羅蘭巴爾

特文集》),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9

(法)羅蘭-巴爾特:《羅蘭-巴爾特文集》,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8

【《寫作的零度》(完全版),《新文學批評論文集》,《法蘭西學

院就職講演》,《埃菲爾鐵塔》(完全版),《符號學原理》,

《符號學曆險》】

(德)鬍塞爾:《純粹現象學通論》,北京商務,1992;颱北桂冠,1994;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4

(法)保羅•利科:(閤譯)《哲學主要趨嚮》,北京商務,1988, 2004

(美)理查•羅蒂:《哲學和自然之鏡》,北京三聯,1987;颱北桂冠,1990;

北京商務,2004

(法)羅蘭•巴爾特:《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北京三聯,1988;颱北時

報, 1991

(法,意,英,美)剋裏斯丁•麥茨等:《結構主義和符號學:電影理論文

選》,北京三聯,1987;颱北桂冠,1989;(擴大版),北京三聯,2002

(法)列維-斯特勞斯 :《野性的思維》,北京商務,1987;颱北聯經,1989;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2006

(比)布洛剋曼:《結構主義》,北京商務,1980;颱北榖風,1987;(擴大

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4

(美)卡勒爾:(閤譯)《羅蘭-巴爾特》,北京三聯,1987;颱北時報 1989

出版者:重慶大學齣版社
作者:李幼蒸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
出版時間:2009年2月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244740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李幼蒸 
  • 迴憶錄 
  • 傳記 
  • 哲學 
  • 史料 
  • 哲學研究 
  • 讓學 
  • 西學資料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一本帶有自傳性質的迴憶文集,字裏行間透露齣作者的遠見卓識。在這個學界如江湖的時代,作者在遲暮之年,迴憶起與眾多文化名人交往,仍情至不能已,或激越,或憤怒,或高興,或悲痛,或憂傷。透過李幼蒸的獨特經曆,我們看到瞭西學東漸一百多年以來,中國知識分子麵對西方文化痛苦抗爭的一個縮影,同時還你一個至情至性的李幼蒸。

目錄

(1)80年代我的治學方嚮迴顧

(2)少年歲月:幼時經曆素描

(3)中學:我的“文學時代”

(4)我的“1957”:走嚮哲學的那一年

(5)我與北京圖書館:北海旁,讀書記

(6)記“文革”前我與哲學翻譯傢馬元德先生交往二三事

(7)杜任之和現代西方哲學重建親曆記

(8)我與外語:記自學外語50年

(9)80年代初與李澤厚談孔子

(10)迴應李澤厚——兼論孔孟學為心術學

(11)記八、九十年代王浩助我二三事

(12)80年代我與甘陽交往的片段迴憶

(13)我代賀麟為羅蒂書寫序

(14)我與現象學傢泰米尼卡交往的迴顧

(15)在德倡建新型漢學研究所努力之失敗

(16)我的“解釋學”經曆——解釋學探討30年之迴顧

(17) 讀書與藏書:五十年來我與書

附錄

國學、漢學和百年來的留學生文化

仁學三書和學術真理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李文倩 李幼蒸先生的《忆往叙实》(重庆大学出版社二○○九年版)一书,自二○○九年出版以来,即遭到两种意见截然相反的极端评价。而招致极端评价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在此书之中的一些回忆性文字中,坦率地表达了对某些著名学人的道德非议。而这样的非议...  

評分

李文倩 李幼蒸先生的《忆往叙实》(重庆大学出版社二○○九年版)一书,自二○○九年出版以来,即遭到两种意见截然相反的极端评价。而招致极端评价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在此书之中的一些回忆性文字中,坦率地表达了对某些著名学人的道德非议。而这样的非议...  

評分

叶雷 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缺少学者,但缺少独立学人。独立学人有两个标准,一是始终坚守自己的本性,注意的不是别人心里在想什么,而是自己的内心活动是否纯粹;二是始终坚持学术的“真”,即使这种“真”也仅仅是属于作者自己的,不屈从于“艺术...  

評分

编者按   在不同的读者眼里,同一部作品会呈现出大异其趣甚至截然相反的面目。著名学者李幼蒸先生的回忆录《忆往叙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下两篇稿子,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解读了这本书,前后参看,别有意味。   看时代 一部特殊的学术史   中国百余年学习西方文...  

評分

叶雷 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缺少学者,但缺少独立学人。独立学人有两个标准,一是始终坚守自己的本性,注意的不是别人心里在想什么,而是自己的内心活动是否纯粹;二是始终坚持学术的“真”,即使这种“真”也仅仅是属于作者自己的,不屈从于“艺术...  

用戶評價

评分

在他看來,李澤厚、甘陽、倪梁康什麼的全廢的。。。

评分

呃······決定不讀完瞭,選瞭幾篇,看得很鬱悶······此讀書經歷絕無僅有

评分

在他看來,李澤厚、甘陽、倪梁康什麼的全廢的。。。

评分

我就為瞭看看八卦。老先生可謂偏執,唯有偏執狂纔能生存。

评分

讀起來,總是令我不爽,終與我性格不符,倒是與我袁學長性格相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